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乡镇街道目录/罗免镇人民政府/标准化规范化目录/旅游领域

“梅”好生活进行时——罗免镇杨梅产业振兴实景图

作者:富民县罗免镇     发布时间:2025-07-24 13:30    来源:富民县人民政府

“梅”好生活进行时——罗免镇杨梅产业振兴实景图


1992年,当第一颗青涩的杨梅果在罗免镇的枝头悄然孕育时,这片红土地开启了一场持续三十余年的产业变革。面对从未涉足的杨梅种植领域,村民们曾因技术空白而踌躇不前,直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西核村党总支书记李正贵带领部分党员率先垂范,以敢为人先的闯劲在西核村试点种植了10余亩杨梅,1997年时开始试花挂果,正式拉开了罗免杨梅向浙江引种的先例。随后小甸村党总支书记黄加林通过逐家拜访相关企业,吸引浙江老板郑总到小甸进行考察,将浙江的先进技术和销售源带到小甸村,通过“跨省取经将浙江先进种植技术转化为本土实践,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手把手为乡亲们搭建起技术“传送带。这场由党员干部引领的产业突围战,让昔日沉睡的荒山荒坡渐次苏醒,化作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鸡街杨梅林

政策赋能聚合力,荒坡焕发产业春。在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罗免镇打出产业支持组合拳,各项政策支持如及时雨滋润着种植户的心田,指导小甸村党总支成立富民旺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总支书记任法定代表人;指导西核村党总支依托西核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立足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扶持壮大“然泉”杨梅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勇闯市场。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有效整合零散资源,将传统单打独斗的农户转化为协同发展的产业共同体,为产业插上规范化发展的翅膀,目前罗免共有杨梅专业合作社、协会共3家。如今,罗免镇已形成万亩杨梅种植版图,数千户果农在这条甜蜜产业链上共享发展红利,曾经的撂荒地正演绎着点绿成金的生态致富经。

杨梅

匠心精耕提品质,勤劳赋能结甜果。品质提升始终是罗免杨梅的生命线。在田间地头,种植户们将杨梅修枝、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等专业知识融入传统农艺,村民们化身果树“造型师”,依据枝条生长态势实施梯度留果法,采用开窗式修剪技术,为树冠打开“天窗”,使每一颗果实都能享受“日光浴”。小甸村党总支书记黄加林指着缀满青红果的枝条解释道:“我们会根据树势强弱精准调控,强势枝保留34个健壮果,中庸枝留2个,弱枝仅留1个,通过这种梯度留果法,既避免营养争夺导致果型偏小,又能将亩均产量稳定在8001000公斤的黄金区间。目前我们合作社已成立了45个专业技术队伍,希望可以通过标准化技术指导带领群众种得好又卖得好

微信图片_20250516103147

地理标志拓市场,红果出山展翅飞。品牌赋能让罗免杨梅的甜蜜事业更上层楼,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后,这枚红玛瑙般的果实化身“致富使者”,吸引着全国客商的目光。2023年,然泉杨梅合作社正式申请注册商标“西核飞机果”,西核村“飞机果”杨梅成功创建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乒乓球大小的“飞机果”出现让罗免杨梅在水果江湖闯出了响当当的名号。从昔日手提肩挑沿街叫卖,到如今客商提前预订的“订单式”销售,罗免杨梅实现华丽蜕变,浙江、福建、上海、沈阳等全国各地的水果商贩慕名而来,罗免杨梅搭乘冷链物流专机飞向全国各大城市,2024年杨梅销售4420.16吨,收入1989.07万元,云岭山间的果实逐渐走进都市消费者的果篮,书写着“农货出山”的新传奇。

下一步,罗免镇将以杨梅产业为支点,依托生态资源与区位优势,撬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罗免杨梅这张金名片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当产业振兴的春风吹过滇中大地,这抹甜蜜的“杨梅红必将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版权所有:富民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40002

主办单位:富民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地址:富民县永定街88号 信息公开办电话:68811833 技术服务电话:68810808

滇ICP备20000783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402000111号

富民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