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乡镇街道目录/罗免镇人民政府/标准化规范化目录/公共法律服务

罗免镇:家门口巧解群众“心头疙瘩” 提升群众“满意程度”

作者:富民县罗免镇     发布时间:2025-11-17 14:12    来源:富民县人民政府

为扭转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难、案结事不了”的被动局面,罗免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农村矛盾纠纷特点,打破传统调解思维,创新推出“流动化解+乡贤助力+勤访暖心”工作模式,将调解阵地搬到群众身边,用乡情土法破解矛盾难题,以持续回访巩固调解成效,让矛盾化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流动化解室搬进“院落里”,从“坐堂问案”变“上门唠嗑”

针对农村矛盾多涉及邻里关系、土地流转、家庭琐事等特点,改变在办公室“等矛盾上门”的旧模式,不再让群众“跑断腿”找部门,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把调解现场搬到村民院坝、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用“拉家常”的方式听诉求、找症结,让双方把“苦水”倒出来、把“心结”说出来。针对不同矛盾类型,灵活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板凳会议”式的温情规劝,也有“专业团队”式的依法调解。同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调解新路径,利用视频连线等方式方便群众,提升调解效率与公信力,力求案结、事了、人和。截至目前,开展流动化解36次,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等矛盾33起,调解成功率达91%,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心头事”。

微信图片_20251117140421_608_290

二、邀请各贤能出任“和事佬”,用“乡情土法”破“法律坚冰”

针对农村“人情社会”的特点,充分发掘本土资源,依托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吸纳熟知乡规民约,善用“土方子”化解“麻缠事”的“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能人、退休干部等组建调解团,达成“法理之外、情理之中”。推广麦家营村“议起当家议事会”机制,遴选43名老党员、乡贤能人等组成“议事合伙人”,用乡音土话化解邻里分歧,实现“民提—民商—民办—民享”闭环治理。组建巾帼志愿者等队伍,巧用赶集日、开学季等契机,开展“法治进乡村”“安全讲堂”等活动,结合微信群、电子屏等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普及反诈、维权等知识,以“拉家常”式宣传破解普法“最后一公里”难题,覆盖人群1500余人次,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自觉,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微信图片_20251117140448_609_290

三、建立勤回访制度“暖民心”,让“案结事了”成“心结通了”

按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回访”全周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纠纷调处回访评价机制,对已调解成功的纠纷,适时组织人员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思想动态以及对调解工作的满意度,防止矛盾反弹,用一句“最近还好吗?”的暖心问候,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持续关怀。将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做实做细回访评价,不仅巩固了调解成果,更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从根源上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下一步,罗免镇将继续深耕矛盾纠纷化解这份“民心工程”,持续让充满烟火气的“唠嗑”声,成为和谐罗免最美妙的韵律;让一个个被成功化解的“千家结”,编织成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幸福图景,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罗免、幸福罗免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富民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40002

主办单位:富民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地址:富民县永定街88号 信息公开办电话:68811833 技术服务电话:68810808

滇ICP备20000783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402000111号

富民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