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富民县大营街道办 发布时间:2025-07-11 08:51 来源:富民县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实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近日,大营街道举办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暨非遗技能培训班2期,吸引了各村(社区)30支文艺队的45名文艺爱好者、51名戏曲爱好者踊跃参与。
舞韵本土,传承新篇。6月25日至27日,大营街道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暨非遗舞蹈技能培训,16个村(社区)45名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文化传承之旅。为保障培训质量,街道特别邀请了县文旅宣传推荐官、本土非遗舞蹈指导教师毕光辉,富民锅庄舞蹈教师王琼华以及富民专业妆造教师夏洛前来授课,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为培训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培训选取了富民县本土原创广场舞蹈“打荞舞”和“锅庄团体舞”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还教授舞台妆造设计与操作,让学员们在提升舞蹈技能的同时掌握舞台呈现的关键技巧。培训过程中,专业教师采用理论讲解、舞蹈节目基础训练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舞蹈动作实践有机融合,系统地向培训学员传授了非遗舞蹈的独特技巧与优美舞姿,以及契合区域文化特色的各类知识,让学员们深刻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灯映非遗,戏续文脉。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日至5日,街道举办了为期3天的非遗传承花灯小戏培训班,为花灯戏曲爱好者们搭建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优质平台。本次培训邀请到了富民县非遗传承人王金芳、乐队陈朝芬(市花灯群艺团老师)、王先、张重德、苏绍荣、马爱华6位专业老师授课。老师们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花灯学唱选段、崴花灯基本动作及扇花变化、学唱花灯戏曲腔调三部份进行基础训练教学。他们巧妙地把理论知识和动作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培训学员传授花灯戏曲的腔调技巧和步伐,让学员们全面了解花灯戏曲的内涵和魅力。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组织的培训活动,文艺爱好者们的舞蹈技能及戏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将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各自的村(社区),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下一步,大营街道将继续秉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