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民政府 关于富民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的通告
富民县人民政府
关于富民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的通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束刻上村万寿庵、东村凌云庵、西村魁阁、例封诰命淑人碑的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结合实际,现将富民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束刻上村万寿庵
简 介:万寿庵位于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束刻上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先后两次进行重修。现存建筑坐西向东,为传统合院式土木结构建筑,保存有大殿、前殿、南北厢房等建筑,其中大殿、前殿为清代遗构,庵内保存存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修碑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万寿庵碑记。大殿前檐廊天棚板保留有龙形图案,斗拱保存基本完好。
地 点: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束刻上村。
保 护 范 围:以主体建筑的四至界线外檐墙至滴水。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线向东、西、南、北外各延8米。
二、东村凌云庵
简 介:凌云庵位于东村镇西村北面山麓,始建于清代,后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坐西向东,为合院式建筑,保存有大殿、两厢房、中殿、前院天井等建筑,仅有大殿基本保存原貌。其中大殿为清代遗构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台基前设11级踏步,前檐穿插枋、抱头梁、驼墩、垫枋、柱头等保留有较为精美的木雕、彩绘,横批板和山墙尚留部分壁画。该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地 点:富民县东村镇西村北面山坡。
保 护 范 围:以主体建筑四至界线外檐墙墙面向东、西、南、北各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线向东、西、南、北各外延30米。
三、西村魁阁
简 介:西村魁阁位于富民县东村镇西村村口,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当地士绅与全体村民共同出资建造,坐北向南,为方形重檐四角攒尖过街阁楼式土木结构建筑,高8.64米、面阔7.2米,进深7.2米,穿插枋、抱头梁雕刻有龙、凤、狮、象等。阁楼是当地供奉魁星,祈求文运兴盛的场所,同时兼具瞭望、防卫等功能。该建筑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地 点:富民县东村镇西村村口。
保 护 范 围:以魁阁四至界线向东外延8米、向西外延5米、向南外延10米、向北外延8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线向东、西、南、北各外延10米。
四、例封诰命淑人碑
简 介:例封诰命淑人碑位于富民县赤鹫镇阿纳宰村后约2公里山顶杜家坟。碑高1.9米、宽0.88米、厚0.3米,碑体为墨石质地,字迹清晰工整。碑额隶书阴刻 “龙章宠锡”和篆刻的皇帝印宝;正中直行楷书阴刻 “皇清诰命三代考妣武翼都尉淑人百世之荣封”,两侧为光绪十年(1884年)皇帝钦命诰封圣旨,楷书阴刻,26行,共813字。对研究富民地区清代历史人物和当地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地 点:富民县赤鹫镇阿纳宰村后山。
保 护 范 围:以碑体向东外延100米、向西、南、北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线向东、西、南、北各外延30米。
特此通告。
富民县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