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2021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 生产总值同比增11.6%
年初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农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抓农村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基础作用,切实保障农产品供给,持续推进生猪产能恢复,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上半年全县农业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小春粮食生产略降,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保持增长,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林业生产、渔业生产收窄,农业农村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1.6%。其中,农业产值4.83亿元,增长21.7%;林业产值0.56亿元,下降4.4%;牧业产值3.71亿元,增4.3%;渔业产值0.02亿元,下降3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9亿元,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1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0.08亿元。农林牧渔业生产实现增长态势。
(一)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略增。2021年,夏收粮食播种面积86787亩,同比减0.21%,产量16617.7吨,同比增0.12%;其中,谷物播种面积33207亩,产量8142.8吨,分别下降1.01%和0.24%;豆类播种面积51972亩,产量8051.9吨,分别增长0.12%和0.33%;薯类播种面积1608亩,产423吨,分别增长6.35%和3.25%。
(二)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略降。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35595.1亩,同比下降7.5%,总产量47421.62吨,增长30.3%。
(三)油料、特种作物稳步发展。上半年,夏收油料播种面积4149亩,同比增长1.65%,产量753.3吨,增长1.25%。
(四)畜牧业生产有喜有忧。上半年,畜牧业生猪价格生产走势明显分化,由于去年猪肉价格持续增涨导致能繁殖母猪大幅增加,致使年度内生猪生产存栏、出栏持续保持增长,上半年生猪存栏78713头,同比增长16.81%,能繁殖母猪12147头,同比增10.59%,生猪出栏17482头,同比增13.93%;羊出栏12472只,同比减12.51%,三家禽出栏704344羽,同比减10.87%。羊、家禽、出栏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今年内猪肉持续下跌,去年的替代品需求减少。
(五)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218吨,同比减31.3%。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较少
农业生产随着城镇化和园区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可耕种面积逐年减少,单产水平的增长空间越来越窄;牧业生产受环保治理、限养、禁养政策的实施,加之受市场和疾病的影响,畜牧生产发展空间受限。
(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县在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产品还存在规模不大、结构单一等问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营销、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不长,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增大农业产业市场风险。
四、建议
(一)继续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是基础产业,虽然在经济总量中占比有所下滑,但十分重要。下阶段,要全力做好后期农业生产。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水平,为全年农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二)多措并举,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紧紧围绕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结合富民县实际,聚焦生猪、蔬菜、肉牛、核桃、中药材、水果、食用菌、花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稳定生猪产能,多措并举做好稳产保供
切实提高养殖户疫病防控能力,重点加强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扶持,稳定生猪产能,降低生猪养殖的生产成本,抓好仔猪补栏工作稳定生猪养殖收益预期,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保证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