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1年1至10月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
富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1年1至10月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富民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现将2021年1至10月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接报情况通报如下。
一、1至10月各类安全事故基本情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信息直报系统”统计,全县1至10月全县接报各类安全事故14起,死亡15人,受伤2人。其中道路运输领域事故9起,死亡10人,受伤2人,同比去年事故起数上升3起,死亡人数上升2人,受伤人数下降1人;生产安全领域事故5起,死亡5人,受伤0人,同比去年事故上升1起,死亡人数上升1人,受伤人数下降1人。
未接报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二、数据对比
(一)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
1.事故总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1年1至10月全县接报安全事故起数增加4起(去年同期10起),死亡人数上升3人(去年同期12人),受伤人数下降2人(去年同期4人);事故起数上升40%,死亡人数上升25%,受伤人数下降50%。
2.行业数据对比
(1)道路运输行业
1至10月共接报道路运输事故9起,死亡10人,受伤2人。去年同期事故6起(其中一起较大交通事故),死亡8人,受伤3人。同比去年事故起数上升50%,死亡人数上升25%,受伤人数下降1人。
(2)建筑施工行业
1至10月共接报建筑施工行业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0人。去年同期接报建筑施工行业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1人。同比去年事故起数上升2起,死亡人数上升2人,受伤人数下降1人。
(3)工矿商贸行业
1至10月发生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去年同期发生工商贸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0人。同比去年事故起数下降1起,死亡人数下降1人,受伤人数持平。
(二)事故发生地区对比
1至10月在全县接报的14起安全事故中,大营街道办接报6起事故,占比42.85%;款庄镇接报2起事故,占比14.29%;散旦镇接报1起事故,占比7.14%;永定街道办接报2起事故,占比14.29%;赤鹫镇1起,占比7.14%;罗免镇2起,占比14.29%;东村镇未接报安全事故。各镇(街道)安全事故接报和伤亡情况如下表:
1至10月各镇(街道)事故接报情况表
地 区 | 事故起数(起) | 死亡人数(人) | 受伤人数(人) |
永定街道办 | 2 | 2 | 0 |
大营街道办 | 6 | 6 | 0 |
罗免镇 | 2 | 3 | 2 |
赤鹫镇 | 1 | 1 | 0 |
款庄镇 | 2 | 2 | 0 |
东村镇 | 0 | 0 | 0 |
散旦镇 | 1 | 1 | 0 |
合计 | 14 | 15 | 2 |
(四)事故类型对比
1至10月接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道路运输事故9起占比64.29%;建筑施工行业事故4起占比28.57%,工矿商贸行业事故1起占比7.14%。
(五)事故伤亡原因对比
1至10月全县接报的14起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中,道路运输死亡10人;高处坠落死亡2人,触电死亡1人,窒息死亡1人,坍塌死亡1人。
三、数据分析
(一)总体情况
从事故起数和伤亡情况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安全事故呈上升态势,事故起数起数上升4起、死亡人数上升3人,受伤人数下降2人,其中事故起数上升40%,死亡人数上升25%,受伤人数下降50%,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二)行业类型分析
从行业类型看,道路运输事故占事故总数的64.29%,说明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管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行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8.57%,暴露出建筑工程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防控形势严峻。工矿商贸行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14%,暴露出工矿商贸行业管控力度有待提高。
(三)发生地区分析
1至10月在全县接报的14起安全事故中,大营街道办6起,永定街道办2起、款庄镇2起、散旦镇1起,赤鹫镇1起,罗免镇2起,东村镇未接报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部门镇(街道)安全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原因分析
部分行业领域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从事故统计数据看,1至10月份涉及12类运输营运车辆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多发;建筑领域高坠事故多发;工矿商贸领域事故呈上升趋势。暴露出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地区没有根据今年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反而出现了疲劳懈怠思想,放松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最终导致事故多发。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以宣传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口把关、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动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着力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推动“好”的企业自主管理,对“差”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要持续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全员自主排查隐患的积极性,督促企业落实“一企一清单”。要持续加强风险辨识管控,提升源头隐患排查治理水平,通过制定清单,指导企业识别风险、排查治理隐患。要持续强化绩效考核评估,实施差异化执法,推动监管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监管部门要按照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制订监管执法计划,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明确责任、建立制度、制定标准、强化监督,实现企业规范、自觉、有效的自查自报,使政府监管部门能及时准确掌握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并依法监管,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工作水平。要严格安全准入,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许可权力,加大过程监管力度,严格行政审批条件,探索建立企业风险管控与行政审批换证挂钩制度,涉及高危行业领域,要推动建立安全联合审批制度。要全面推行分级分类执法,下大力气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低效检查和执法“宽、松、软”等问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监管监察效果,推动应急行政综合执法改革。
(四)加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推进落实。突出省党代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点时段,结合岁末年初企业抢工期、超强度、超负荷生产,人流、物流流动频繁以及安全事故多发、易发的特点,聚焦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源头治理,切实做好事故防范。充分发挥县安委办统筹协调职能,建立企业库、隐患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一库两个清单”,并实现全链条闭环。按照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严格落实督察督办制度,深入推进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民爆、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及料场、消防安全、特种设备、校园安全、城市燃气、旅游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四控一确保”工作,加强事故总量和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一般事故的防控,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五)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泛进行安全提示和宣传,督促、指导企业和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针对雨雪、冰雹等异常天气变化,要完善安全生产各类各专项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准备工作。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发生事故或遇有重要紧急情况,要立即报告并启动预案,确保反应迅速、处置科学。
富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