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民县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富民县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主要包含以公开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以公开助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公开力度、紧扣政策落地强化解读回应、围绕利企惠民建强公开平台、着眼标准规范夯实公开基础、突出公开质效提升保障能力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开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加强涉及市场主体的信息公开
加大受疫情影响重的旅游、文化、餐饮、住宿、零售、客运等行业帮扶政策的公开力度。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反映问题的受理、办理、督办、反馈机制。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公开工作。
2.加强涉及减税降费的信息公开
及时、准确发布国家和省、市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减税等组合式纾困政策。加强政策宣讲和推送,采取政策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将减税降费政策传达到有关群体。
3.加强涉及扩大有效投资的信息公开
依法依规公开扩大有效投资有关规划、政策文件及市级重大项目清单。及时公开重大建设项目批准服务、批准结果、资金下达、项目实施等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关切事项。
二、以公开助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4.持续做好公共卫生信息公开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公开,统筹用好各类信息发布平台。 进一步规范流调信息发布和管理, 保护好个人隐私。 加大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有关信息公开力度。做好医保药品目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配套医保报销政策调整的发布。
5.突出做好稳就业保就业信息公开
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发布解读和政策培训工作力度,重点对基层执行机关开展政策培训。深入推进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和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公开。及时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信息,畅通维权和咨询投诉渠道。动态发布技能培训政策规定及经办流程,让更多群众能够知悉,并获得就业培训机会。
6.重点做好民生保障信息公开
动态发布重要民生商品和农资产品价格监测信息。及时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任务、进展情况和管理规定、分配标准及程序等信息。依法公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政策等信息。持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公办学校划片招生范围及民办学校招生计划、范围、程序和录取结果。
加大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等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防返贫监测范围、帮扶政策及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等信息。
三、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公开力度
7.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公开
加大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关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做好中央、省、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开工作。常态化做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辐射环境质量信息公开。
8.深化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的信息公开
依法公开公共资源项目基本信息、中标(成交)信息、公共资源配置有关主体信用信息等。做好《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的贯彻落实。
9.深化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公开
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信息公开力度。规范做好各类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优化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公开流程。加大土地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等信息的发布力
10.深化财政和审计领域的信息公开
依法依规公开审计结果。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全面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决算公开。随同政府预决算公开政府债务限额、余额、使用安排及还本付息等信息。
11.深化规划信息公开
持续做好各类规划(计划)实施措施和配套政策的主动公开,引导社会支持监督各项规划(计划)的实施。
四、紧扣政策落地强化解读回应
12.强化政策解读服务
严格落实政 策解读“三 同步”制度。全面提升政策解读质量。推行跟踪解读、多轮解读。统筹运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政策解读,图示图表、视频动漫、专家访谈、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
13.完善互动回应服务
落实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对政府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等政务舆情要及时回应。充分运用调查问卷、意见征集、领导信箱、在线留言等方式收集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反馈机制,助力政策完善。
14.积极推进政策咨询服务
建设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政务公开专区。加强电话解答、现场解答等政策咨询渠道建设。搭建政策问答平台,提升政策咨询解答效率。
五、围绕利企惠民建强公开平台
15.提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水平
县级政府门户网站要开设“利企惠民政策”专区专栏,强化政策集成服务。升级改造“昆明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市级部门政府网站要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推动昆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开展政务新媒体清理整治工作,及时注销“僵尸”账号。
16.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督办、考核、问责和社会监督机制。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
17.推进政府公报规范化建设
健全完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政府公报刊登机制。严格落实部门规范性文件报送制度、联络员制度。
六、着眼标准规范夯实公开基础
18.进一步规范主动公开
优化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栏目设置。依法依规做好拟公开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工作。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公开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
19.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工作流程,加强接收渠道建设。依法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
20.深入推进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
持续完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库规范网页版式、下载版式、文本格式根据立、改、废情况动态调整更新。积极探索政策集中公开成果运用,方便企业和群众完整获取最新、权威的制度规定,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
21.健全完善政务公开目录体系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国家部门新印发的有关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三个月内及时编制发布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及时公开涉农补贴申报信息,每年底前将面向农村的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际发放结果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村务公开栏公开。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建立完善公开事项清单,全面完成行政区域内村(居)务公开目录体系建设。
七、突出公开质效提升保障能力
22.落实主体责任
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解决重点疑难问题。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年内至少听取1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要配齐配强政务公开专职工作人员,加强政务公开经费保障
23.规范监督考核
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且分值权重不低于4%”要求。各级各部门不再组织开展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不得与省级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政务公开咨询、培训、外包等业务合作。
24.加强培训学习
采取线下集中授课、视频培训、点对点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学法和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