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1-6月规上工业增幅逐月下滑
今年4月以来,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受运输道路修缮、资源匮乏、暴雨天气较多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采矿企业、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和风力发电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总产值和增加值呈逐月下滑态势。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6%,增幅比1-5月下滑2.2个百分点,增幅比1-4月下滑3.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滑6.7个百分点。
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下滑明显。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较1-5月下滑6.3个百分点,增速较1-4月下滑9.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滑12.3个百分点,整体呈现逐月下滑态势。
(二)三大门类“二升一降”,整体下滑。1-6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2%,增速较1-5月回升4.1个百分点,增速较1-4月下滑1.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滑5.9个百分点;1-6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增速较1-5月下滑3.1个百分点,增速较1-4月下滑4.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滑7.4个百分点;1-6月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较1-4月下滑0.1个百分点,增速较1-4月下滑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滑6.7个百分点。
(三)部分重点行业生产下滑明显。建材行业受投资、房开回落影响,增加值从4月份起连续负增长,且下降幅度逐月加深。1-6月全县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5%,增速较1-5月下滑5.9个百分点,增速较1-4月下滑4.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滑3.2个百分点。下拉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另外,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部分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生产出现下滑,1-6月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增加值下降29.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53.3%。
(四)原材料价格攀高,化工行业生产效益双增。2022年以来,基础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化工行业产品价格明显上涨,下游需求旺盛,企业生产积极性大增,盈利水平改善明显。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小,增长压力大。目前,我县县有规上工业企业62户,但企业规模小,当月产值不达500万的企业31户,上规模以上企业50%。大部分属于生产经营粗放型高耗能企业,由于能耗“双控”和“两高”严控,工业总产值大幅下滑,全县工业增长主要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产企业拉动,但受源材料和能耗“双控”的影响,增长空间受限,工业增长压力将逐月增大。
(二)产业链结构不完整,工业经济结构仍处于前端。全县工业经济仍处于砂石料开采、冶炼、销售模式,属于简单的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缺少关键的加工制造环节,产业链短,资源依赖程度高、稳定性差,产品附加值低,极易受产品市场的起伏波动影响,进而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工业投资滞后,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全县在库在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仅3个,项目规模小且少,短期内难以对工业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二是企业在技改和提高产能的资金投入上力度不大,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强。
三、建议和措施
(一)要重点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的支撑面和下降点,挖掘优势行业,稳定增长。三季度是企业生产的黄金季节,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调研力度,针对减产、低产企业、要实行“一企一策”,对症下药,对“僵尸企业”要按县委县政府“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抓紧抓好企业生产,督促企业采取强有力措施,补产提速,认真挖掘,力促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积极支持企业把握当前钛产品、磷化产品价格较高的有利因素,加快产能释放,扩大生产,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共赢。
(二)优产业布局,持续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抓龙头带集群,进一步稳住龙头行业发展,努力挖潜增产,助其扩大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集群化发展。以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为方向,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积极配套引进上下游企业,扩大配套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稳定合作,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筑巢引凤栖,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园区。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工业项目建设平台,营造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创新力度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驻。同时,加快现有工业企业技改和创新,促进工业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四)认真挖掘潜力,力争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各行管部门要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监测调度,详细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取有效帮扶指导措施,争取在资金、用电、用工、市场开拓、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和助力,充分释放企业生产潜力,助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