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民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十四五”也是富民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的关键期,富民县要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为2035年建设远景美丽富民县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富民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民县发展总体目标和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的定位,科学编制富民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推动富民县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加快建设美丽富民,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推进绿色、高效、低碳的经济体系、能源体系和资源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开展螳螂川流域(富民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力争“十四五”末期进一步实现单位GDP总能耗、单位GDP总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督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等生态环保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成为普遍形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美丽县城典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争树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三、主要任务措施
(一)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进有机废气与臭氧协同控制、持续开展重点污染物减排、完善区域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工业企业监管执法、加强区域扬尘污染管控。
(三)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五)声环境污染防治。强化声功能区达标管控、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控、加大交通噪声污染管控、强化施工噪声污染防控、完善社会生活噪声监管。
(六)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推进农田固废资源化处置利用。
(七)环境风险防范。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重点行业与区域风险防范、加强危险废物处置风险防范、加强土壤与重金属风险防控、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完善环境风险应急体系。
(八)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环境治理机制建设、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环境监察能力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环境宣教能力建设。
四、规划重点支撑项目
规划方案涉及8个方面,共36项工程或管理措施,总投资估算234723万元。其中绿色低碳发展8项,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共设1个工程项目;水环境污染防治共设10个工程项目;土壤污染治理共设2个工程项目;声环境污染防治共设1个工程项目;固体废物处理共设4个工程项目;环境风险防控共设2个工程项目;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共8个工程项目。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障规划实施,《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体系保障,二是积极落实制度保障,三是创新机制,优化投入,四是依靠科技,发展产业,五是加强宣传,注重考核。
关联文件:富民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富民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