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提案办理“答复型”转向“落实型”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切实做好富民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县政务服务局深入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在保证办理成效的同时,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转变观念求实效。把提案办理过程,转变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企业群众办实事的过程,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责任科室办理的工作机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案办理工作,对提案中反馈的四大方面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对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前谋划,明确办理标准和时限要求,确保提案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凝聚合力出成效。邀请县政协委员和各协办单位集体协商,会上,“提”“办”双方进行充分交流,赵鸿燕局长汇报了营商环境办工作开展情况,感谢各位委员对富民营商环境的关心与支持,对本提案的办理方向进行了意见征询,并要求各协办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提案办理和对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分析研究提案建议内容,深入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发挥办理提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强化服务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成效,回应委员关切,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诉求提质效。一是深入开展“三个听取”行动。推进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实打实助企纾困解难。2023年上半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三个听取”行动,共计开展了“一把手走流程”、企业接待日、政企同心谈、营商环境会客厅和县级领导及部门挂钩联系企业走访等活动,共计服务企业537家(次),发现问题194个,已解决问题148个。二是创新打造“民企会客厅”,建立“民企会客厅”“党政企交流日”机制,每期由2至3位县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对应邀请1至5位企业家参加,切实了解并帮助企业破瓶颈、解难题,目前已开展了由县委书记、县长和县委副书记分别参加的三期民企会客厅“党政企交流日”活动。三是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富民在行动”系列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听取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主责部门进行现场解答,并形成工作责任清单,对问题诉求办理闭环管理,目前已开展的公安、科工、发改专场的3期“营商环境会客厅”,已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4个。
精准服务保长效。秉承“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面对面实施精准优质服务供给,培育最佳营商热土。一是建立项目包保挂钩联系制度。对纳入年度管理的“五个一批”投资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保挂钩+责任部门(领导+联络员)+属地镇街(领导+联络员)“1+4”项目包保挂钩联系制度,让企业(项目)遇到问题时有人及时跟进处理。二是不断完善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全程代办服务机制。针对企业办理项目审批过程中无从下手、进不对门、耗时费力的困扰,县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前置,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在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时,就将量身定制的审批事项清单送交企业,同时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要求各审批职能部门就涉及审批事项提前做好准备,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此服务举措极大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县政务服务局将坚持不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继续发挥好优化营商环境牵头作用,把提案中好的建议付诸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