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企“优”无止境 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
便民利企“优”无止境 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
2024年,富民县政务服务局瞄准新目标再出发,以县委全会精神为引领,大抓发展、大提效能、大优服务,不断强信心、谋发展,践行便民利企服务宗旨,担当作为办实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
以经营主体满意度为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狠抓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落地落实。2024年是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验收达成年,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讲实效、办实事。统筹协调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督导,全力打造理念更新、标准更高、审批更快、服务更优、措施更实的富民一流营商环境,为富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助企纾困解难。聚焦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落实,健全完善政企交流机制,持续巩固营商环境“三个听取”“三进服务”系列活动成效,形式多样延伸“民企会客厅”“党政企交流日”等内容和形式,方便市场主体获取政策,高效解决企业诉求。健全完善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实现“有诉必应、接诉必办”全链条闭环,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三是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和宣传力度。优化设置营商环境前哨站点,延伸监督触角,统筹协调园区和各镇(街道)建设“营商环境观察点”。选聘一批“营商环境监督员”组织开展“挑刺”“找茬”监督活动。以“营商环境进位争先”考评工作为契机,重点攻坚短板弱项,提升营商环境指标能力。加强营商环境工作特色亮点提炼总结,形成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和典型做法。
四是不断优化投资项目服务模式。在政务中心设置惠企“一站式”和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窗口,为企业和县级部门提供投资项目咨询、线上申报、事项批分等服务。梳理涉企、惠企政策,为企业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政策提供服务。聚焦重大项目开展上门服务,为富民产业园区企业落地和项目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帮办代办和审批服务保障。
以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严格落实“五级十二同”要求,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严格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确保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加强监管数据汇集,着力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推进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建立健全镇(街道)行政职权运行的相关制度措施,提高各镇(街道)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不断深化政务服务管理。加强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严格落实“1+7”(标准化+事项进驻清单、事项进驻负面清单、大厅建设规范、服务规范、工作纪律、人员管理、审批服务回访)清单化管理。持续推动“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走实走深,通过“多角色体验办事流程、畅通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刀刃向内多层面检视服务质效水平”等措施,倒逼流程优化和服务提升。全面清理进驻部门和事项“明进暗不进”等情况。
三是持续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办事需求,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化办理,实现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持续巩固县政务中心公安综合服务站以“通窗为主,专窗为辅”、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融合发展的公安政务服务富民样板成果。深挖政务大厅“枫桥式”税务所建设,以“智能化+便利化”为引领加强税务营商环境建设,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等特色亮点。
四是延伸拓展基层服务质效。加强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推进大综窗建设全覆盖,规范进驻事项办理、服务窗口设置、业务人员培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事一策,上门代办,紧急情况“快速办”、特殊事件“专人办”、老弱群体“贴心办”等关怀模式,通过办事不出村、服务送上门等一系列便民举措,为政务服务再添活力。
以规范监管为重点,打造公平交易服务环境
一是深化推进场地标准化建设和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制。把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制试点工作转化为长效机制,提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数和工位使用率。进一步探索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共享向更大范围、更深领域延伸,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推动招投标服务、管理、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探索新的监管方式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加强对招投标活动中各当事主体的有效监督,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查处妨碍“统一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行为。严肃评标纪律,强化场地内巡检制度。协助开展招投标公平竞争审查业务,保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诚信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坚决破除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隐性壁垒。
三是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持续推行保函(保险)在投标领域的应用,继续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投标人免除投标担保,降低招投标交易成本。
便民利企服务“优”无止境,2024年,我们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延伸触角、拓展渠道,不断升级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入温情服务、“减”掉条条框框,让便民利企来得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