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昆财农〔2023〕82号下达2023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84万元,用于培育奶农家庭农场合作社,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带动奶业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高奶业生产效率和奶农生产经营能力。
2.项目实施情况。项目正在实施。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昆财农〔2023〕82号下达2023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84万元(资金未使用)。
4.组织及管理情况。
(1)项目组织机构情况:成立了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2)项目管理制度情况:推行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充分发挥长期良种建设的经验,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做到有规划、有设计、有项目负责人、有技术档案、定人、定任务、定时间、定山头地块、定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财务组负责管理项目财务工作,采购、验收物资及管好物资出入库由办公室统一负责。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培育奶农家庭农场合作社,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带动奶业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高奶业生产效率和奶农生产经营能力。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项目投入资金全额到位,资金到位率100%,资金执行率100%;培育奶农家庭农场合作社1家。
(2)效果目标
①经济效益指标:奶业生产效率提高3%,奶农收入增加。
②社会效益指标:奶业稳定健康发展,市场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完成指标。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带动奶业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高奶业生产效率和奶农生产经营能力。
④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受益对象满意度达到90%。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公平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2)严格原则:明确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
(3)结果公开原则: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采用目标管理法。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该项目评价结果为合格。
(二)主要绩效
培育奶农家庭农场合作社1家;奶业生产效率提高3%,奶农收入增加。
四、成本效益分析。
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达到预期效果。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本项目实施周期长,必然会受到很多的制约因素,同样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困难。“畜禽养殖周期长,风险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正视风险,客观地评价风险,增强防范意识,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来规避将会面临着的风险,才能顺利地完成项目各项技术、经济考核指标规定的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进展缓慢,未在资金下达年度内进行项目验收。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提前谋划项目,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项目实施监管工作,及时组织专家组进行项目验收。
附件:富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富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3月28日
附件
富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支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0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0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0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0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0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0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0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0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0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0 | 2 | 资金未支出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0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0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0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2 | 2 | 项目未按时完成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0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0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0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0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0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0 | |||
合计 | 100 | 96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