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度人代会会议 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经中共富民县委批准,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3年2月8日-11日在县综合培训中心召开,会期4天。这次大会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学习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指示精神,团结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服务融入主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会议承载着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希望和重托,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项目实施情况。
听取和审议富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富民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富民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和批准富民县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富民县2023年财政预算;听取和审议富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富民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富民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听取富民县人民政府关于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资金来源为年初预算县级财政资金50万元,会议费严格按照《富民县县级会议费管理办法》《富民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使用和管理。会议费用于会议用品购置、会议资料印刷、住宿、伙食、会场租金、大会宣传、发放参会农民代表误工补贴等支出。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为确保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并圆满完成会议的各项议程,本次大会设立秘书处,秘书处下设秘书会务组、议案建议组、计划预算组、后勤组、宣传组、会风监督组、疫情防控组7个工作组。各工作组提前策划安排,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确保会议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圆满完成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各项议程,实现预期年度绩效目标。
2.年度目标。
对照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各项任务,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保障会议各项议程顺利完成。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实现预期年度绩效目标。项目管理过程规范,完成了产出目标、实现了效果目标。从成本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反映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分级分类原则、绩效相关原则。
2.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了成本效益比较法、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最低成本法。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会议经费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管理使用规范、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成效显著,达到预算申报的“会议顺利召开,各项议程顺利完成”的绩效目标,并在预定的期限内圆满完成。根据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评分表评分,按照打分标准,得出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费综合评价自评分数为99分,绩效评价等次为“优秀”。
(二)主要绩效
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认真落实了县委全会的各项部署,切实反映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
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充分彰显忠诚为民的责任担当,肩负全县人民的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建言献策,畅谈发展大计,把大会开成了一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大会,一次振奋精神、共谋发展的大会。
四、成本效益分析。
(一)专项立项依据充分,根据《富民县县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规范。
(二)资金分配合理,突出重点,公平公正,无散小差现象,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与资金管理办法相符。
(三)资金拨付及时,无滞留、闲置等现象。
(四)资金使用合规,无截留、挪用等现象。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在资金管理方面,认真学习《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
(二)存在的问题
绩效指标设立科学性有待加强。项目实施后的经费支出情况有待更细化、完整、科学。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认真总结经验,改进会务工作,提升办会水平和能力,精心筹备和组织好有关工作。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合理编制并执行会议费预算,同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时整改,在会议预算范围内合理规范各项开支。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注重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将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人代会会议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人代会会议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9 | 1 | |||
合计 | 100 |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