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度人大代表活动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度人大代表活动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人大代表活动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主要形式,代表活动开展的成效直接决定了代表作用发挥的程度。扎实开展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才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2.项目实施情况。
学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调研富民抽水蓄能项目、滇中引水富民段规划建设情况。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考察石林县、宜良县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村建设和农旅融合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
结合贯彻《云南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考察学习楚雄州牟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元谋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3年使用市、县级财政资金,组织开展了市人大代表活动。发放市、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通讯、交通补贴。
4.组织及管理情况。
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富民县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的办法》管理使用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严禁擅自改变资金用途,随意截留、挤占、挪用,做好绩效监控,确保其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根据总体工作方案,制订了各项具体工作方案及实施措施,以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产出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目标。
2.年度目标。
合理利用项目经费,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完成组织市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工作,达到了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对照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各项任务,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保障人大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项目管理过程规范,完成了产出目标、实现了效果目标。从成本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反映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分级分类原则、绩效相关原则。
2.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了成本效益比较法、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最低成本法。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我单位对绩效评价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定,认为该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规范、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成效显著,根据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评分表评分,按照打分标准,得出2023年度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综合评价自评分数为99分,绩效评价等次为“优秀”。
(二)主要绩效
该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财力保证。完成了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工作,达到了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四、成本效益分析。
项目资金用于发放市、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通讯、交通补贴,市、县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等支出。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财力保证。资金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达到了预期绩效目标。项目和资金管理科学合理,整体项目效果良好。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对照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各项任务,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保障项目和资金管理顺利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绩效指标设立科学性有待加强。项目实施后的经费支出情况有待更细化、完整、科学。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目标及绩效指标。项目绩效指标需结合项目明细具体设置,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反映项目产出及效果。
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人大代表活动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富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3年人大代表活动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9 | 1 | |||
合计 | 100 |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