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民政府大营街道办事处2021—2022年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恢复工作各镇(街道)补助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人民政府大营街道办事处2021—2022年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恢复工作各镇(街道)
补助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推动街道耕地保护工作落实落细,织密织牢耕地保护网,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按照《富民县2021-2022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恢复工作方案》要求,在按期完成今年县级工作方案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确保2024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核实处置。对于突破2020年耕地保护目标形成的耕地“缺口”,制定耕地恢复补充方案,有计划、有目标、有节奏地做好耕地恢复工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大营街道地处昆明西北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昆明进入富民的门户,武昆高速、昆禄公路穿镜而过,距昆明21公里,耕地面积:4.3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5万亩,辖大营、奎南、麦竜、麦依甸、西山、元山、永安、松林、麦场、黄坡、仓前、旧县、东元、束刻、茨塘、三村16个村(居)委会。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今年以来,大营街道全面完成2021-2022年耕地流出整改任务255个图斑679.37亩。通过完成大营街道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为了织密织牢耕地保护网,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2.项目实施情况
今年以来,大营街道为了全面完成2021-2022年耕地流出整改任务255个图斑679.37亩。街道和辖区16个村(居)委会共出动人员达1000多人,机械设备20多台,砍伐果树8000多棵,在历时6个月大家的辛苦付出和艰苦作战,整改完成681.42亩,整改完成率108%。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此次耕地流出图斑整治工作预计40万,上级补助资金63750元。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和街道资金管理制度和规定,严格对耕地流出图斑整治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和使用。资金一律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在资金专户中实行街道报账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填写报账审批表,经自然资源所、财政所、街道主要领导签章后连同财务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到资金专户报账。
(二)绩效目标
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
1.总目标。
完成681.42亩的耕地整改任务,确保确保粮食稳定增产272.57吨。
2.年度目标。
完成681.42亩的耕地整改任务,确保粮食稳定增产272.57吨。
(1)产出目标。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272.57吨。
(2)效果目标。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增加了耕地681.42亩,确保粮食稳定增产272.57吨,产生经济效益80余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包括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完成681.42亩的耕地整改任务,确保确保粮食稳定增产272.57吨。
(二)主要绩效
1.经济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681.42亩,确保粮食稳定增产272.57吨,产生经济效益80余万元。
2.社会效益:耕地流出整改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动态平衡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全社会营造保护耕地,文明管地的良好社会氛围。不仅增加耕地面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生态效益:在耕地流出整改过程中,土地性质涉及到林地、果园和旱地等地类性质。通过整改工作的开展,纠正农户在耕种过程中不合时宜的做法。教育和引导群众形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自然资源监管及保护原则。
四、成本效益分析
(对资金使用方向、资金收入和支出结构;项目和资金管理情况;资金的节约性、资金使用效果;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评价。)此次耕地流出图斑整治工作预计40万,上级补助资金63750元。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街道高度重视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成立耕地流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整改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2.系统谋划,高位推进。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会议,强调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制定耕地流出整改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要求各村委会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台账。按照一个图斑一个方案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任务。
3.突出问题导向,高效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下沉整改一线,部署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想办法,出实招,找农户作思想工作,讲解整改的目的意义和政策法规。分析整改中的难点和堵点,要求对违法违规用地,根据具体性质情况,制定分类施策办法。
4.精准施策,齐心协力抓整改。根据各个图斑的具体情况和难易程度做分析研判,挂钩工作组与村委会按照整改时限,实行倒逼工作机制,三番五次深入田间地头找农户宣传政策。村干部带头入户宣传政策及法律法规。把农户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图斑整改工作上来。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土地资源管理意识淡薄,对承包经营的土地监管不力,没有树立土地忧患意识,缺乏惜土如金的观念。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把自家经营的土地出租给其他人,从事非农业建设行为。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时有复生。
2.村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淡薄,对已经发生的违法用地行为置若罔闻,对上级政策文件要求不理解,不支持,对整改存在抵触情绪。
3.对整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农户上访事件及申请行政复议现象的发生等。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1.部门联动,协调配合。耕地流出整改工作非一日之功,是常态化协同推进。涉及到林业、农业农村、水务、生态环保等部门,牵一发动全身,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整体推进。
2.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宣传土地管理及耕地保护政策。仓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重要性节点,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不动产确权登记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遵守农村乱占滥用耕地建房问题“八不准”等。
3.严格执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制度。加强对辖区范围内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巡查和排查。开展土地日常巡查和监察,形成例行巡查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辖区内土地利用情况巡查,发现违法苗头及时查处,及时制止,绝不姑息。
4.充分发挥四级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县乡村组等土地执法监察网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土地协管员要积极主动地对本村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巡查,摸清楚土地资源情况,掌握土地利用现状。
大营街道自然资源所2023年度耕地流出图斑整治项目
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5 | 1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可能达不到100%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9 | 1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不可能达到90%及以上 | ||
合计 | 100 | 98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