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民政府大营街道办事处村庄规划编制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人民政府大营街道办事处村庄规划编制经费
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概况
为切实作好大营街道2021--2035年“多规合一”即实用性乡村规划编制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现行的村庄规划中一些“多规不协调”和“不实用”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乡村规划处于重要的提升阶段。因地制宜地编制乡村规划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多规合一”实用性乡村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序地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35号)进一步明确提出: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规划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发定依据。因此,“多规合一”实用性乡村规划对于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出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大营街道完成麦依甸村委会、三村村委会、茨塘村委会、束刻村委会、黄坡村委会、元山村委会、松林村委会、埋厂村委会等8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1.立项背景及目的。
在乡村规划编制之前,多次组织召开大营街道乡村规划编制推进会。根据每个行政村的村情村貌,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
2.项目实施情况。
在乡村规划编制之前,多次组织召开大营街道乡村规划编制推进会。根据每个行政村的村情村貌,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根据2023年10月16日,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下发《关于下达昆明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市级专项补助经费(二期)的通知》(昆财资环〔2023〕75号)对全市2021年编制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给予1万元/行政村的补助。大营街道2021年编制8个行政村,共计补助8万元。
4.组织及管理情况。
资金实行报账制,项目通过街道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支付,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并且在资金使用后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做到专款专用。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由于1986年的《村庄规划法》实施不到位,没有充分考虑村庄的整体布局,没有走符合本地区差异化特色发展道路。村庄规划布局零乱,出现大量的空心村。村庄规划没有切合村民的生产生活,旧村改造没有得到很好实施,村民建房没有一整套科学性、指导性 和规范性的村庄规划。尤其是近几年的农村无序建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体制机制的实施束缚高质量发展。通过多规合一,主要是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村庄规划的编制,涉及到主体功能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各类法规的修改。在原有的规划上,需突破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条文的规定。此次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各类空间规划矛盾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大营街道围绕多规合一的编制,明确2021年--2035年这15年间国土空间规划规定的生态红线控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三区三线的划定,为“十四五”期间的自然资源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等提供基础性、指导性强的第一手资料。
(2)效果目标。
2023年的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涉及到部分作耕建房,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商品经营活动。束刻上村一宗占用耕地建房,用于经营乡村副食品的零售业。2021年的乡村规划的编制实施,使该违法占耕行为被列为乡村规划范围。不仅解决违法占耕建房整改的任务,也为农户免除因为整改带来的损失和后顾之忧。乡村规划的编制实施,在一定程度是缓解由于图斑整改产生的阻力。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昆明市财政局文件昆财金〔2021〕28号文件、昆明市财政局文件昆财金〔2021〕27号文件规定进行管理。过程规范,财务管理以报账制为主,促进了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高,资金发挥效果良好。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绩效评价是为了实现目标,以客观公正的事实为依据,对业绩、能力和态度等进行有组织地观察、分析、评价的程序。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会遵循以下原则: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统筹兼顾。
2.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3.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定量优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始终遵循科学规范、全面系统、公正客观、合规合法、绩效相关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现场察验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此外,对项目相关实施内容进行现场核查,包括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访谈走访、实地勘察等方式,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核实,对相关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流程进行规范性检验。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专项资金项目实现了预期目标任务,绩效目标完成良好。
(二)主要绩效
大营街道乡村规划是“十四五”期间和2035年实现远景目标纲要的提出,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继续深入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多规合一以一张图和一本规划为核心,能够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度,脱宽城乡发展的空间,实现两者的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成本效益分析。
多规合一的编制,是实现城乡经济与规划一体化的重要载体,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关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做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规划。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从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控详区规划等,以“管得住、用得好、促发展”为导向。本着“节约,简单、实用、可行”的原则。综合考虑田水路林村的布局情况。对存在名胜古迹的村庄,充分遵重历史又面对现实的情况下,避开或者绕道而行,保留完整的历史文物古迹,统筹兼顾好已有的一些建筑物,平衡区域协同发展。
2.遵重群众的愿意,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在编制工作开始之前,召集村民倒编制中,建言献策,各抒己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或者建议,让村民参与到乡村规划中,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融合到乡村规划中,作为编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制乡村规划提供指导性和科学性的建议或对策。
3.整合力量,协同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对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广大群众没有看到乡村规划带来的好处。思想和行动没有统一到乡村规划上来,对编制工作给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缺乏前瞻性的认识。缺乏技术支撑,乡村规划编制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现有的人员当中无论业务水平还是专业知识,还不能够完善编制技术要求。规划工作基础薄弱,由于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文物保护等各类规划参差不齐,而编制工作不细不实,各类规划期限、范围及坐标系不尽相同,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分类不一致,规划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多规合一基础协调统一难度大,难以实现有效融合。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注重“多规合一” 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和部门分工,建立良好的协调制度,保障国土、规划、发改、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充分沟通与协调,确保不越位、不缺位、相互补位,保障“多规合一” 成果质量,规划效果。
2.加强“多规合一”保障机制。注重经费保障,设立“多规合一” 专项资金,解决资金问题,充分调动大营街道“多规合一” 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技术培训,建立技术轮训机制。组织部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力量开展“多规合一” 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培训等,弥补知识短板,培养基层“多规合一” 技术力量。
大营街道办事处村庄规划编制经费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6 | 2 | 社会效益还有提升空间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合计 | 96 | 98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