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独立机构1个,在职人员23人,退休人员28人,编制人数24人。
(二)部门职能
责全县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及计划生育事务。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富民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一法两纲”, 切实履行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控制工作和全面两孩政策,全力以赴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项目,切实落实妇女儿童健康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我县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规范开展。
(四)部门管理制度
1.针对国家妇女儿童健康目标和支持性目标的要求,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规划并牵头实施;
2.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掌握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量、存在问题、并发症及并发症发生乃至转归情况,负责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咨询工作,掌握人口质量,为提高人口素质服务;
3.负责全县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把一些自我保健知识和简单技术教给广大农村妇女,提高她们自我保健、与疾病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的能力;
4.负责全县妇幼计生常规报告等统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工作,为县卫计行政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并同时报上一级妇幼保健及计生部门;
5.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根据本县妇幼计生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需要,开展岗位培训;
6.提高街道镇卫生院产科助产水平,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负责各卫生院产科的技术指导,开展产科质量、孕产妇死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工作;
7.负责全县、街道镇儿童入托、入学前健康体检及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2年部门决算收支完成情况: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合计4814914.23元,其中财政拨入基本工资、生育工伤失业、医保经费、养老保险、公务费、福利费、公积金4067761.01元。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5243452.16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3947767.06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19993.95元,项目支出1175691.15元。2022年收支结余-428537.93元。结余为负数是因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大于收入,2023年使用了2022年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结余资金。在2023年中预算完成率100%。
在2022年中资金到位是4814914.23元,其中用于工资福利的是4067761.01元,主要用于本单位编内职工的工资发放及缴纳医疗保险费、工伤生育费、养老保险费、公积金等,在全年中财政拨入医疗保险费、工伤生育失业费、养老保险费、公积金全部门已支付,用于日常公用经费的是119993.95元,主要用于我中心日常工作的各项业务支出。2023年年终结余0元。
(五)政府采购情况
在2023年无按政府采购审批程序采购的固定资产。
(六)固定资产情况
2023年年初固定资产原值7105836.98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7365736.98元,固定资产增加了259900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1.部门绩效评价时限: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2.部门绩效评价核心工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资金合理使用。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资金合理使用。
三、评价结论
(一)主要绩效
在2022年中,我单位认真按照县财政局的要求,通过年初的预算,财政局拨付的资金,及时地发放职工工资,按月缴纳医疗保险及生育工伤养老保险、公积金,合理地支出三公经费,没有超出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数采购固定资产,严格执行卫计系统财务管理办法,资金使用合理。
(二)评价结果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使用合理。
四、主要经验做法
1.年初制定目标及实施方法2.重视过程3.做好总结。
五、存在的问题
对绩效工作的认识不够,不重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改进措施及建议
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附件:富民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
富民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评分细则 | 数据来源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一、部门决策(35分) | 1.部门目标(20分) | 1.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6分) | 6 |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合理 | ①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设定,得3分;②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一致,得3分。 | 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文件 | 6 | 0 | |
2.绩效目标合理性(6分) | 6 |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 ①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2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计2分。 | 部门中长期规划、部门“三定”方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6 | 0 | |||
3.绩效指标明确性(8分) | 8 | 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是否可衡量。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2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2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2分。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8 | 0 | |||
2.部门职能(15分) | 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5分) | 5 | 考察部门职能界定是否明确、科学,是否有相关文件。 | ①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5分;②有“三定”文件,但职能描述不明确,扣2分;③没有职能设定的文件依据且职能不清,扣3分 | 部门职能描述、“三定”文件 | 5 | 0 | ||
2.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5分) | 5 | 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是否与部门职能相匹配。 | 将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5分。 | 部门年度各项具体工作,部门职能 | 5 | 0 | |||
3.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5分) | 5 | 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是否明确 | ①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得3分;②具体职责明确,得2分 | 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文件 | 5 | 0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1.预算管理(5分) | 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2分) | 2 | 部门基本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基本支出决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100%。预算执行率≥95%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权重进行扣分。 | 基本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2 | 0 | |
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分) | 1 | 部门项目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项目支出决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100%。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 项目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1 | 0 | |||
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1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满分,≥120%得1分,区间内按权重进行扣分。 | 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 1 | 0 | |||
4.预算调整情况(1分) | 1 | 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根据年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合规进行预算调整。 | ①根据年中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申请预算调整,得0.5分;②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0.5分 | 预算调整相关资料 | 1 | 0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2.财务管理(5分) |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0.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0.5分。 | 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等。 | 2 | 0 | |
2.资金使用合规性(2分) | 2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0.5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0.5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0分;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一旦存在该指标不得分。 | 资金支出相关凭证、流程梳理等 | 2 | 0 | |||
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 1 | 用以反映部门财务监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包括监控、监督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 ①制定明确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0.5分;②监控、监督措施执行有效,得0.5分; | 财务监控监督相关办法及条款,实际执行情况资料 | 1 | 0 | |||
3.资产管理(5分) |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而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资产管理相关办法 | 3 | 0 | ||
2.固定资产在用率(2分) | 2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程度。 | 固定资产在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在用率达到95%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扣0.5分,扣完为止。 |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使用信息等 | 2 | 0 | |||
4.业务管理(5分) | 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业务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已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业务管理相关办法及执行情况资料 | 3 | 0 | ||
2.政府采购规范性(2分) | 2 | 考察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 ①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满分;②采购方式、程序中每有一点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相关资料 | 2 | 0 | |||
三、部门绩效(45分) | 1.部门产出(25分) | 1.实际完成率(7分) | 7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7分。全部完成计划目标为满分,每一项不达标扣2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7 | 0 | |
2.完成及时率(6分) | 6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6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0 | |||
4.质量达标率(6分) | 6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0 | |||
5.重点工作办结率(6分) | 6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0 | |||
2.部门效果(20分) | 1.经济效益(3分) | 3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3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2 | 1 | 影响一般 | |
2.社会效益(10分) | 10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10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9 | 1 | 影响一般 | ||
3.生态效益(2分) | 2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2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2 | 0 | |||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达到90%以上,得5分;每小1%,扣1分,扣完为止。 | 问卷调查、访谈 | 5 | 0 | |||
合计 | 100 | 98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