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科协2023年度科普专项省对下(第二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科协2023年度科普专项省对下(第二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云南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工作考核管理试行办法》(云农函大〔2013〕7号文件)、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2014年昆明市农函大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昆科协通〔2014〕18号)和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昆明市农函大办学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昆科协党字〔2022〕23号)的规定,按照2022年各地完成农函大培训任务进行核算,补助富民县农函大培训经费。富民县科协紧密结合“三农”实际,面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扎实开展农函大项目实施工作,完成各项绩效指标。
2.项目实施情况。
富民县科协按照《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昆财教〔2023〕17号)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及时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明确绩效目标及完成时限,保障科普项目顺利实施。
3. 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3年,《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昆财教〔2023〕17号)文件内容,下达富民县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共计2万元,由富民县科协实施。实际到账2万元。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为加强项目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合规使用,严格按照《云南省省级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办法》、《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科普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云南省省级科学技术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科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富民县科协科普项目管理办法》、《富民县科协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来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成立了科普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规范项目资金支出,严格按照项目书所列内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二)绩效目标
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
1. 总目标。
项目围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绩效,促进富民县农函大活动顺利开展,全面提升我县公民科学素质,按照按照2022年完成农函大培训任务进行核算,设定富民县农函大绩效目标为:培育新型农民不少于900人,农函大培训出勤率≥80%,农函大培训成本≤40元/人,科普覆盖率≧80%,公众满意度调查≧80%。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项目目围绕富民县农函大工作,全县共举办内容涉及果树种植、家禽养殖、蔬菜栽培、农机具操作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农函大培训46期,培训人数超过900人次。科普覆盖率≧80%,公众满意度调查≧80%。全面促进我县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2)效果目标。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开办专业,使其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要。2023年,全县共举办内容涉及果树种植、家禽养殖、蔬菜栽培、农机具操作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农函大培训46期,培训人数累计达1519人次。科普覆盖率≧80%,公众满意度99%。
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编印符合地方产业特色,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农村实用技术辅助读本——《富民科普天地》1万册、《农业机械常用知识200问》1万册、《富民早熟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6000册、《蜂糖李栽培技术》5000册,免费提供给学员和全县广大群众,使每个学员和农户能结合生产、农时、面授开展理论学习,掌握农业生产一技之长,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富民县2023年“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依托科普惠农服务站、社区科普大学、农技协、示范基地,采取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业专家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并将《富民科普天地》、《农业机械常用知识200问》、云南省农函大培训教材等科普图书作为培训教材免费发放到学员手中积极开展云上科普,充分利用科普设备、移动终端及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农业技术等科普知识。实施科普惠民工程,提高群众科学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包括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科普项目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即通过对科普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等进行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并对形成差异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2023年,按照2023年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昆财教〔2023〕17号)文件内容,下达富民县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共计2万元,由富民县科协实施。实际到账2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农函大培训,在开办专业及培训内容上,县农函大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的畜牧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各镇街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项目完成率为100%,社会公众总体满意度99%,综合评价得分97分。
(二)主要绩效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办好农函大,年初,召开县农函大工作会议,研究了2023年农函大办学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安排部署了各镇街农函大辅导站的办学任务。同时,在全年培训工作中,县科协加强了对各镇街农函大辅导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我县2023年农函大工作的健康发展。
2.合理设置开办专业,使其符合“三农”的需要
在开办专业及培训内容上,县农函大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的畜牧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各镇街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本着当地发展什么产业、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开办什么专业,培训什么内容,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开办专业,使其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要。2023年,全县共举办内容涉及果树种植、家禽养殖、蔬菜栽培、农机具操作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农函大培训46期,培训人数累计达1519人次。
3.加强农函大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教学培训中,县科协聘请责任心强、懂技术、会操作、理论功底强、实践经验丰富、有教学辅导能力,技术职称都在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辅导教师,负责教学班的教学辅导工作,县内没有的就到省、市院校聘请。并明确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和教学辅导任务。有力地推动了今年县农函大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村实用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四、成本效益分析。
为保证科普项目能有效实施,使项目经费管理、使用到位,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任务开展。富民县各项科普项目经费支出严格按照财经制度要求和项目资金要求进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并经县科协主席办公(扩大)会议民主讨论决定。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经费得到充分有效合理运用。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厉行节约,严控行政成本。通过采用询价采购,对比三方报价,选取质优价低的一方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发挥项目资金的作用。明确了项目实施的要求、责任以及需要提交的归档材料清单,全过程监控项目实施,并且经常督促检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圆满完成。项目实施单位措施基本可行,扎实开展项目实施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绩效指标。县科协加强监督、管理、指导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3年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第二批)项目实现了预期绩效目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领导,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全面完成项目绩效目标。
2.精心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提高项目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计划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签订“科普项目实施协议书”,以合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富民县科协于项目实施前,与项目实施方签订“科普项目实施协议书”,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资金预算、完成时限、双方的责任及需要提交的归档材料清单予以明确。
4.厉行节约,严控行政成本。通过采用询价采购,三方报价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发挥项目资金的作用。
5.细化任务,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细化每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及时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督促实施方按进度、严要求、高质量完成项目实施工作。检查完后,及时反馈检查意见和整改内容,并做好记录。
6.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有效,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做到“三得” :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看得见:项目经费的使用要与申报书和经费预算表相一致,每一笔支出程序合规、单据齐全。摸得着:项目经费购买的各种科普设施、科普资料、展品展具等实物要与发票一一对应,并喷涂或粘贴标识。留得住:科普项目实施完毕后,要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益,管好用好科普阵地和科普设施,形成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杜绝出现项目验收完毕、上级检查过后就随意处置科普设施,不管不问的现象,失去了科普阵地应有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各级给予的农函大培训专项经费极少,各镇、街农函大分校均没有专项的农函大办学经费。
2、发展不平衡,部分镇、街的招生规模小。
3、学员分散,给集中辅导培训带来很多实际问题。同时,群众科技意识淡化,缺乏参与农函大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继续聘请中级职称以上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辅导教师来充实教师团组织,以利更好地发挥教师团在农函大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按照省市农函大办学标准,认真做好各方面工作,及时解决办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我县农函大工作顺利进行,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3.加强督查工作。不定期全面检查各镇(街)农函大辅导站办学实效情况,年终对全年办学情况进行评审。
附件1:富民县科协2023年度科普专项省对下(第二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科协2023年度科普专项省对下(第二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5 | 4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7 | 6 | 1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5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10 | |||
合计 | 98 | 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