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1.部门机构设置
我部门共设置4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公共就业科、培训就业科、人才服务科。
2.部门编制
富民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本部门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编制人数为10人,参公管理10人;截止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实有在职人数9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8人、工勤人员1人,退休人员6人,属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二)部门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就业创业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编制劳动就业创业发展规划,组织落实全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目标任务。
2.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省、市就业、失业人员的登记,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负责劳动力资源调查和就业、失业状况统计分析。
3.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省、市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负责向辖区内城乡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基本人才务,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开展创业服务。负责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工作。
4.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省、市创业就业法规政策。负责全县创业小额贷款的统计分析和经办服务,协调和指导相关部门、机构开展创业小额贷款工作。
5.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规政策。负责全县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转移就业相关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就业援助。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两参人员”、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服务;负责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
7.负责就业专项资金的预决算及使用管理;负责失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及使用管理。
8.负责流动人员引进、保障和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申报、见习补贴发放和管理,大中专毕业生报到登记、就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失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
9.指导帮助各镇(街道)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10.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36个,占任务数1000个的143.6%。
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控制在任务数4%以内。
3.新增城镇就业865人,占任务数850人的101.8%。城镇失业人员就业402人,占任务数200人20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9人,占任务数195人的179%。
4.农村劳动力培训11227人,完成任务数9980人的112%。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59人、完成目标任务1000人的175.9%(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655人、完成目标任务数600人的109%),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61人、完成目标任务300人的87%,引导性培训2053人、完成目标任务数2000人的103%,创业培训210人、完成目标任务数180人的117%;其他培训6944人,完成任务数6500人的107%。
5.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6124.79万元,完成任务数6210万元的98%。
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248人,完成任务数53010人的100.4%,其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1人,完成任务数3600人的155%,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92人,完成任务数200人的145%。
7.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96人,发放贷款金额1820万元,带动就业340人。完成任务数85人的112.9%。;“贷免扶补”小额贷款扶持创业56人,发放贷款金额921万元,带动就业186人。完成任务数48人的116.7%。共计发放创业贷款2741万元,占任务数1995万元的137%。
(四)部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部门内部制定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门各业务科室的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业务,按照制度要求,严格票据、印章、U-Key、银行账户等的使用管理。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本单位2023年总收入为511.71万元,其中: 2080101行政运行142.36万元;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6.02万;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0.26万元;2080799其他就业补助支出319.36万元;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8.96万元;2101103公务员医疗补助8.13万元;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0.93万元;2130899其他普惠金融发展支出0.36万元;2210201住房公积金15.33万元。
2.本单位2023年总支出为527.15万元,其中:2080101行政运行142.36万元;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9.75万;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0.26万元;2080799其他就业补助支出331.01万元;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9.02万元;2101103公务员医疗补助8.13万元;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0.93万元;2130899其他普惠金融发展支出0.36万元;2210201住房公积金15.33万元。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采购固定资产2.32万元,购买4台电脑1台票据打印机,政府采购职业技能培训服务135.14万元。
(七)固定资产情况
2023年度我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1.61万元,实际在用固定资产价值为 11.61万元,2023年固定资产报废18件,账面原值8.19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抓住“就业脱贫”这一重点,在开发岗位、转移就业、创业带动、职业培训、信息化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在就业援助、失保兜底、稳定岗位、防范风险等方面打牢新基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1.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000个的。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任务数4%以内。
3.新增城镇就业850人的,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0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5人。
4.农村劳动力培训9980人。其中:技能培训1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600人),企业职工培训300人,引导性培训2000人、创业培训180人;其他培训6500人。
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人。
7.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85人;“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扶持创业4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95万元。
三、评价结论
(一)主要绩效
1.做好就业促进工作。一是抓好就业岗位开发和岗位信息发布工作。做好企业招聘微信群、QQ群的管理维护,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电话、微信等沟通服务,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招工需求,收集梳理企业招工信息,时时通过“富民就业”微信公众号、村级农民就业信息员等多种渠道帮助企业对外发布岗位信息,累计收集整理用工岗位17246个,共计发布岗位信息34期。二是积极搭建现场招聘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加强人企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组织举办15场招聘活动,其中在县城集市组织企业现场招聘5场,深入镇(街道)开展巡回招聘会7场,组织县内企业参加禄劝县和云南水利水电学院现场招聘会2场,带岗直播现场招聘会1场,累计服务企业171家,推荐就业岗位10427个,达成就业意向525人。三是做好日常就失业登记服务工作,共计为企业提供用人单位人员就业(用工)登记2969人,服务企业595户。办理用人单位失业人员(退工)登记2057人,服务企业488户。做好各类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登记工作。新增办理《就业创业证》2200本,其中就业登记1000人,失业登记1200人。四是认真贯彻执行稳就业惠企政策。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政策宣传,审核受理了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迦南飞奇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等10户中小微企业提交的吸纳就业补助申请,共计拨付10户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资金11万元。切实开展园区和招商引资企业吸纳劳动者一次性就业补助正政策宣传,审核受理了云南新龙矿物质饲料有限公司、富民龙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提交的就业补助申请,共计发放吸纳就业补助资金6.37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政策,截止目前共计受理云南恒业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昆明三汇通医药有限公司等14家提交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申请,预计发放吸纳就业补贴12.6万元,受理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4人,预计发放补贴资金2万元。
2.做好就业援助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管理等相关工作。共计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130个,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79人,其中: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39人,安置长期失业人员38人,安置应届高校毕业生1人,安置残疾人员1人。共计拨付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227人次119.63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各类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共计拨付用人单位城镇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31人次31.45万元;受理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64人,共计兑付补贴35.40万元;拨付参战退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7人10.33万元。三是认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审核认定工作。2023年共完成就业困难人员认定48人,其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36人,连续失业1年以上人员9人,残疾人员1人,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的应届高校毕业生2人。四是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就业困难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共130户,发放慰问资金4.6万元。
3.强化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城乡劳动力技能水平。一是深入开展“培训+招聘”活动,变“传统技能培训”为“技能培训+企业招聘”,实现培训学员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促进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以“保健按摩师、保姆(月嫂)培训、电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乡村摩托车维修培训、小儿推拿”为主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为企业储备技能性人才。二是针对贫困劳动力不愿外出务工和居住分散集中培训难等问题,采取包车接送的方式,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以“畜禽养殖”、“果蔬种植”为主的技能培训,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种养殖技能水平,为贫困劳动力发展种养殖业提供技能支撑。三是加大贫困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力度,将务工准备、寻找工作、劳动维权、安全生产等纳入培训内容,进一步提高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水平。完成培训37个班次1759人、20个专业的培训,发放证书1356人(其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52人、专项能力证164人、培训合格证640人)。
4.强化创业扶持,着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加强创业园管理服务,加强创业园建设管理,在园项目11个,园区孵化项目累计达到60个,累计带动就业440人,累计营业额2105万元。二是共计完成创业担保贷款152人(户)、2741万元,其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96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94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1人,高校毕业生1人,其中:妇女41人,少数民族7人)发放贷款金额1820万元,累计带动就业340人;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扶持创业56人(其中:农村自主农民工49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2人,高校毕业生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2员,就业困难人员1人,其中:妇女28人,少数民族6人)发放贷款金额921万元,累计带动就业186人。三是农民工返乡入乡新增市场主体截止2023年10月末172户,2022年10月末农民工返乡入乡新增市场主体158户,同期增14户。四是完成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申报2人,省级大学生创业补贴(含退役军人1人)申报2人,场租补贴申报1人,补贴金额1万元。
5.积极开展人社政策法规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紧紧围绕稳就业,广泛宣传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稳岗扩就业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政策法规,普及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2023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把“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抓好重要活动节点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制作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8500余册,悬挂标语横幅15条,制作线上宣传短视频1部,富民就业二维码1个;组织参加线下宣讲活动28次,其中进社区7次、进乡村5次、进企业9次、进学校2次、进家庭5次,集中开展座谈宣讲会3场,累计服务群众3000人次,企业250户次;组织1次线上直播带岗,服务受众5万人次;开展“技能培训普法先行”、“法制宣传进社区普法惠民暖人心”“就业政策进校园贴心服务全覆”等5次普法宣传活动,把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6.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498人、完成目标任务数600人的83%,脱贫劳动力引导性培训274人、完成目标任务数200人的137%;二是新增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91人、完成目标任务数200人的145%;三是发放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39人、309万元(其中:2022年17人、1.7万元,2023年22人、2.2万元)。四是按照动态保障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四个清单”的要求,建立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返乡人员、有意愿外出人员等清单,完善脱贫劳动力就业日常跟踪监测服务机制,动态掌握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情况,分层分类制定就业帮扶措施。
(二)评价结果
根据绩效指标要求,我单位分析评价自评分为98分,自评等级为优秀。扣分主要原因一是技能培训后就业率不高,组织化转移就业程度低,社会效益实现低,扣1分;二是本单位工作和生态环境联系不大,扣1分。
四、主要经验做法
根据财政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相关工作要求,我局采取绩效评价自查自检方式对我局2023年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进行核查对账,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各部门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五、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编制2023年度部门预算时,虽然根据本单位职能职责和年度工作计划严格考量和评估,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量入为出。但在2023年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由于工作任务的突发性及人员变动,一些无法预计未列入年初预算的支出,需要在年度中间进行预算追加和调整。
六、改进措施及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及县财政部门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精神,积极参加财政和业务部门组织的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落实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了解预算执行差异,合理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附件1:富民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评分细则 | 数据来源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一、部门决策(35分) | 1.部门目标(20分) | 1.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6分) | 6 |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合理 | ①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设定,得3分;②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一致,得3分。 | 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文件 | 6 | ||
2.绩效目标合理性(6分) | 6 |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 ①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2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计2分。 | 部门中长期规划、部门“三定”方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6 | ||||
3.绩效指标明确性(8分) | 8 | 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是否可衡量。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2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2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2分。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8 | ||||
2.部门职能(15分) | 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5分) | 5 | 考察部门职能界定是否明确、科学,是否有相关文件。 | ①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5分;②有“三定”文件,但职能描述不明确,扣2分;③没有职能设定的文件依据且职能不清,扣3分 | 部门职能描述、“三定”文件 | 5 | |||
2.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5分) | 5 | 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是否与部门职能相匹配。 | 将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5分。 | 部门年度各项具体工作,部门职能 | 5 | ||||
3.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5分) | 5 | 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是否明确 | ①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得3分;②具体职责明确,得2分 | 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文件 | 5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1.预算管理(5分) | 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2分) | 2 | 部门基本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基本支出决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100%。预算执行率≥95%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权重进行扣分。 | 基本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2 | ||
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分) | 1 | 部门项目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项目支出决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100%。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 项目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1 | ||||
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1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满分,≥120%得1分,区间内按权重进行扣分。 | 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 1 | ||||
4.预算调整情况(1分) | 1 | 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根据年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合规进行预算调整。 | ①根据年中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申请预算调整,得0.5分;②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0.5分 | 预算调整相关资料 | 1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2.财务管理(5分) |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0.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0.5分。 | 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等。 | 2 | ||
2.资金使用合规性(2分) | 2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0.5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0.5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0分;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一旦存在该指标不得分。 | 资金支出相关凭证、流程梳理等 | 2 | ||||
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 1 | 用以反映部门财务监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包括监控、监督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 ①制定明确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0.5分;②监控、监督措施执行有效,得0.5分; | 财务监控监督相关办法及条款,实际执行情况资料 | 1 | ||||
3.资产管理(5分) |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而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资产管理相关办法 | 3 | |||
2.固定资产在用率(2分) | 2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程度。 | 固定资产在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在用率达到95%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扣0.5分,扣完为止。 |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使用信息等 | 2 | ||||
4.业务管理(5分) | 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业务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已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业务管理相关办法及执行情况资料 | 3 | |||
2.政府采购规范性(2分) | 2 | 考察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 ①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满分;②采购方式、程序中每有一点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相关资料 | 2 | ||||
三、部门绩效(45分) | 1.部门产出(25分) | 1.实际完成率(7分) | 7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7分。全部完成计划目标为满分,每一项不达标扣2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7 | ||
2.完成及时率(6分) | 6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6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4.质量达标率(6分) | 6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5.重点工作办结率(6分) | 6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2.部门效果(20分) | 1.经济效益(3分) | 3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3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3 | |||
2.社会效益(10分) | 10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10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9 | ||||
3.生态效益(2分) | 2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2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1 | ||||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达到90%以上,得5分;每小1%,扣1分,扣完为。。 | 问卷调查、访谈 | 5 | ||||
合计 | 100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