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省对下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23〕64号)文件精神,下达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2023年农村劳动力资源统计基础调查和数据动态更新经费、登记失业人员实名信息更新及定期联系服务经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动态更新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经费等。
2.项目实施情况
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按照资金管理规定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和发放工作,收到省级补助资金6.24万元,其中昆明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统计基础调查和数据动态更新经费3.5万元、登记失业人员实名信息更新及定期联系服务经费0.9万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动态更新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经费1.84万元。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为省级补助资金,2023年收到省级补助资金6.24元,使用0.27万元,用于支付大学生(青年)创业园电费和水费。
4.组织及管理情况
按照资金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拨付,根据拨付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对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监督管理,按单位制度完成资金拨付审核和签章,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使用网页版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系统手机APP两种方式更新劳动力资源库信息,实现数据实名制,做到按季更新、动态管理,大数据汇总。从引导、监测、指导、决策等多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统计数据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服务各级各部门科学决策。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完善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核实基本信息、转移就业状态、收入情况等。
(2)效果目标
提升我县就业创业工作成效,突出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完善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为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依据资金使用的方向和对象,围绕绩效目标,从项目的申请、管理、产出、效益等方面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公众评判、结果比较和加权重分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按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使用,达到了预期项目绩效目标。
(二)主要绩效
根据财政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相关工作要求,我局采取绩效评价自查自检方式对我局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项目支出有关账目进行核查对账,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四、成本效益分析
按相关政策规定使用,对支出费用的预算进行细化,不断提高完成质量。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富民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财政部门组织的预算、编报、审核等方面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该项资金进行使用,保证专款专用。
(二)存在的问题
资金绩效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需加强。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是相关业务科室结合上级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项目开展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工作。
附件1:富民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
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0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合计 | 100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