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散旦镇2023年度散旦镇散旦村委会小白井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散旦镇2023年度散旦镇散旦村委会
小白井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
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民族团结相关战略,持续推动富民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发展方向,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二)项目立项情况
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民委发〔2010〕13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云发〔2015〕20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云发〔2017〕8号)《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昆发〔2015〕10号)和《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巩固和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昆办发〔2020〕11号)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部署和要求。
(三)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计划总投资542.911万元,其中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10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442.911万元(乡村振兴衔接发展资金41.4万元,交运计划资金306.76万元,整合(其他)自筹资金94.751万元)。
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
1.产业配套建设(86.25万元)
(1)产业C30砼硬化(长7669m,均宽4.5m,厚0.2m)78.75万元;
(2)产业道路排水沟建设(排水沟宽0.4m,深0.4m)7.5万元;
2.人居环境提升美化(13.75万元)
(1)人居环境提升13.75万元。
(四)项目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
1.2023年12月,召开小白井村户主会议,确定发展建设项目内容;
2.2023年2—3月底,完成项目方案、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表编制上报;
3.2023年6—8月,审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组织施工队及时进场施工;村委会和村小组具体组织实施。
4.2023年8月,完成村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治理及村庄整体打造等工作,完善台账资料,准备迎接检查验收。
(五)项目组织及管理情况
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做好宏观布局综合平衡,加强对规划建设内容的检查督促,不折不扣完成计划任务。同时,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建设与管理,按项目分类管理,按设计组织管理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按效益目标进行考核。
1.招投标管理
项目实施主体为散旦镇人民政府,由于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单项投资数额较大,且属民族专项资金,故采取公开招标方式,中标单位为昆明格信建筑有限公司。
2.质量管理
认真做好项目的踏勘、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验收等服务工作,确保工程按时启动,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项目全面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资金使用报帐制,确保项目任务全面达标。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技术标准精心组织实施,强化施工管理,严把技术质量关。镇项目办、村监委及村质量监督小组经常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3.配套管理
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注重并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配合镇项目办、村委会和施工方做好项目建设;镇经济发展科做好水利、林业、土地、财政等相关工作的协调联动,组织项目顺利实施,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技术措施到位、质量监督到位。
4.资金管理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一律实行专款专用,县级报账制,镇项目办对整个项目资金进行管理,按富民县资金管理办法严格管理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完成工程量、填写工程进度表、资金报账申请表,经施工方、村监委、项目负责人签字后连同财务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经县民宗局同意后,到资金专户报账,并严格财经纪律。做好项目公示公告制,项目实施前,对工程项目内容、规模、资金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对工程建设规模、质量、资金进行公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强化资金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5.档案管理
小白井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全部资料,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从民族团结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竣工、验收资料档案一律规范管理,资料装订成册进行存档。
6.项目移交及后续管理
项目实施克服重建轻管,重投入轻效益的现象,建设中本着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项目建成后,移交村小组,认真落实项目管护措施,确保所建项目长期发挥好效益。
7.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是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一项优惠政策,散旦镇认真组织开好群众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通过主题日、知识讲座等各种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理论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人民群众树立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全面提升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强化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家亲”意识,使广大村民认识到民族团结结示范村项目是党和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加强基础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和依据
本次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通过绩效评价,掌握项目相关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项目的开展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考核我镇2023年度财政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2.通过绩效评价,及时找准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通过绩效评价,为指导预算编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决策提供依据。
4.通过绩效评价,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经常性的评价,以及时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他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项目前期由镇乡村振兴科、党政办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深入项目村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并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为研究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根据散旦镇2023年财政街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具体情况,本次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以下2种数据收集方法:案卷研究、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
(2)社会调查
实地调研通常包括访谈和现场勘查。
从项目利益相关方中确定访谈对象,包括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人员、项日受益者及参与项目立项、决策、实施、管理的行业专家。根据调查的内容范围和主要问题,设计访谈提纲并开展访谈,访谈通常为开放式提问。
现场勘查是指通过询问、核对、勘查、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获取绩效评价业务需要的基础资料。
调研结束后对调研记录进行整理与分析,调研记录可以作为绩效评价报告的附件和工作底稿。
问卷调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公众对象问卷调查表,并按照一定的问卷数量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将问卷汇总结果作为公众服务对象满意度的依据。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定量分析,以及现场调查、听取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的定性评价。评价人员综合对整体项目进行评价分析,确定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
根据收集的信息资料及评价分析结果,按照评价规范撰写初步评价报告;
初步评价结果及评价报告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修改,撰写总体项目评价报告。
(五)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1.该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定时,一些效果指标难以量化,如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这对全面反映项目绩效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满意度调查中发放调查问卷,均针对服务对象进行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为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和样本量有一定局限性,满意度情况不具有完全代表性。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散旦镇2023年度财政街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各块项目资金能及时到位、项目管理规范、扶持贫困户达到预期要求、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
(二)具体绩效分析
总体来看,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项目村的人居环境、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使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解决我镇各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难题,为下步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1.项目投入方面
项目按要求立项,申报项目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项目村提交了书面申请,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施工。
2.过程管理方面
散旦镇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及制度,明确了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明确项目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招投标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资金监管到位。
3.项目产出方面
散旦镇2023年财政街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已全部完工,散旦镇小白井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均已投入使用。
4.项目效果方面
通过散旦镇扶贫项目的实施,使群众生活水平及出行条件得到提高和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群众满意度高。
四、成本效益分析。
2023年我镇投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00万元。项目于2023年底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
散旦镇2023年财政街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本次评价主要采取公众评判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评判项目效益,具体情况如下:
1.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使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及出行环境得到改善,加快项目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村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群众开展调查,所有受调查群众认为项目的实施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群众的出行条件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2.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采取公众评判法,通过对社会群众调查问卷,受调群众认为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周围人居环境及生产生活质量。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高位统筹,认真贯彻落实主体责任。
散旦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安排部署全镇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确保了全镇上级精神传达到位、工作部署周密细致。
2.加强脱贫攻坚宣传氛围营造。通过制作固定标语、墙体彩绘、宣传贴画、LED显示器滚动播放民族团结政策信息、提高政策宣传知晓率,营造了宣传氛围,激发困难户依靠自身内生动力改变生活现状的信心,推动散旦镇形成齐心协力共抓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村级档案资料还不够齐全、完善、规范。三是“等、靠、要”思想在群众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部份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项目资金安排到户项目少。四是农户增收渠道少,村集体薄弱。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对已建成项目督促村组加强监督管理。与县级、帮扶部门、村深入探讨我镇各村产业发展,做好精准帮扶,增强农户自身发展动力,加快其脱贫致富。狠抓项目管理工作。强化过程监管。加强审计监督,加强竣工项目后续管理和追踪问效工作。
附件:散旦镇2023年度散旦镇散旦村委会小白井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散旦镇2023年度散旦镇散旦村委会
小白井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