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富民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23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中国共产党富民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23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昆明市民族宗教委﹝2024﹞18号《市民族宗教委关于做好2023年度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单位组织对2023年度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36万元资金和省对下民族宗教专项资金47万元,合计683万元进行了绩效自评
2. 项目实施情况。
2023年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23〕5号)和昆明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民族宗教专项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23〕36号)下达至富民县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和2023年民族宗教专项资金为683万元。经过县、镇级部门推荐报送、县民宗局实地调研、县级评审会议通过、县委统战部部务会研究同意、县政府备案等程序,将此资金下达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工程400万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项目13个共计258万元,实施民族文化建设项目25万元,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拨付完毕。
3. 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一)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工程(400万元)
项目包括:大营街道三村村委会大鱼塘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提质增效、东村镇乐在村委会大平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散旦镇散旦村委会小白井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散旦镇沙营村委会沙营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4个。项目规划总投资400万元,根据《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预算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部完成,截止到2023年12月,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比例达100%,产业资金占比达到60%以上。
(二)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项目(258万)
项目包括:永定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罗免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款庄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东村镇农特产品产业示范建设、款庄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县医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富民县工业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富民县住建局示范县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富民县民宗局示范项目建设、县科技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富民县文旅局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富民县民宗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富民县民宗局民族团结进步提质增效13个,项目规划总投资258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支出进度比例达100%。
(三)实施民族文化建设项目(25万)
项目包括:昆明市苗族(滇东北次方言)民间优秀故事征集出版、富民县白水塘村苗族芦笙舞传承与保护2项内容。项目规划总投资25万元,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拨付进度100%。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把“十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的重要抓手,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统筹安排部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民族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通过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意识,将项目分工、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在规划编制上、项目安排上、实施效果上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为推进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资金管理。根据《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做好项目实施前公示,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强化资金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三)加强项目管理。项目施工中,县民宗局加强对项目建设内容的现场检查监督。项目领导小组按照项目清单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压实责任,按时完成项目。
(四)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完善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制度,按照《2023年度衔接资金项目资料清单》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及时收集整理项目建设相关资料,做到分门别类,归档成册,数据准确,印证齐全,便于考核验收。
(二)绩效目标
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
1. 总目标。
通过持续推进“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广泛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各方面,坚持项目推动,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有效治理了脏、乱、差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条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群众社会公益事业等得到长足发展。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十百千万”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地区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项目,补齐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的短板,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充分改善,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2)效果目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任务方向的衔接资金已实现预期目标成效,资金使用效益均达到预期目标。促进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1)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2)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3)实地考察法。是指为验证项目实施的真实情况,而到实地进行直观、详细的调查,通过现场的考察、分析和记录,获取与项目绩效相关的第一手评价资料。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决策上科学合理,管理上规范到位,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绩效目标,经评价,该项目支出绩效自评99分。
(三)主要绩效
1.基础实施不断完善,发展条件有效改善;2.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四、成本效益分析。
1.项目资金能专款专用,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使用中符合相关办法的管理要求,资金支付审批完整,对项目资金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单独核算,基本能对项目资金每三年进行一次审计。
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合同规定,台账资料完整,符合政府采购的项目按程序实施采购,对项目实施中的监管,督促不足。
3.项目绩效。通过持续推进“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广泛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各方面,坚持项目推动,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有效治理了脏、乱、差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条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群众社会公益事业等得到长足发展。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积极增强绩效评价意识,提高项目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考核性。
2.加强考核机制建立,细化考核标准,落实考核责任制;过程中加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进度,对完成项目抽查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经济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三是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项目较散。大部分专项资金投入到单个项目工程资金量较小,项目效益发挥不是很明显。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加快项目铺排和实施进度,加强项目监管,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发挥乡村振兴资金最大效益。
附件1:富民县委统战部部门2023年度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委统战部部门2023年度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5 | 1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