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民政府永定街道办事处2023年引导性培训市级补助资金支出 绩效评价报告及评分表
永定街道2023年引导性培训市级补助资金支出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省对下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23〕64号)文件精神,下达2023年省级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2023年农民技能职业化培训促农民持续增收,以“提技能、促就业”为目标,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结合当地 产业发展规划和省、市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扎实开展电工、 保育员、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果蔬种植、畜禽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2.项目实施情况
永定街道办事处完成引导性培训357人,占目标任务数350人的102%,其中脱贫人员完成30人,占目标任务数20人的150%。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项目总计资金为1.4万元,由富民县财政局拨付。该项资金我们秉承专款专用原则,用于永定街道辖区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目前无支出。
4.组织及管理情况
项目街道会议研究通过,街道和村组成立了领导小组、质量监督小组等组织领导和监督机构,加强对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监督管理,按单位制度完成资金拨付审核和签章,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摸底排查、动态管理、政策宣传、组织动员、转移培训、组织化输出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结构性调整,以提高转移收入和稳就业为目标,抓实抓细抓牢促进农民就业工作。聚焦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化服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按照农民技能职业化培训促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要求,以“提技能、促就业”为目标,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结合当地 产业发展规划和省、市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扎实开展电工、 保育员、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果蔬种植、畜禽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2)效果目标。完成引导性培训357人,占目标任务数350人的102%,其中脱贫人员完成30人,占目标任务数20人的150%。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阐述的主要内容:
按照“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严格落实财务相关制度,项目资金严格落实报账制,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项目绩效评价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的原则开展。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内容等制定指标内容,按照指标内容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逐项核查评价绩效实现情况。
2.绩效评价方法。根据项目的绩效申报情况,对项目投入产出、成本支出、绩效实现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通过查阅项目建设资料、资金凭证,现场核实、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开展。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确保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使用、建设时限等方面符合规定,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实现预期绩效目标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二)主要绩效。完成引导性培训357人,占目标任务数350人的102%,其中脱贫人员完成30人,占目标任务数20人的150%。
四、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到永定街道辖区村社区开展电工、 保育员、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子商务、果蔬种植、畜禽养殖等培训班,增强外出务工人员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提高农民创业增收技能。实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绩效目标管理方面
年度绩效目标规划不够规范,设立不够全面、不够具体,不便于绩效目标考核和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
(二)项目管理方面
项目实施单位对本项目没有结合本辖区的实际,制定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没有对上级出台的各项规定予以细化。
附件1:永定街道2023年引导性培训市级补助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永定街道2023年引导性培训市级补助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0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0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0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0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0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0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0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0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0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0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0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0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0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2 | 2 | 项目资金为14000元,未支出。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0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0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0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0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0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8 | 0 | |||
合计 | 100 | 98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