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民政府永定街道办事处2023年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项目 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人民政府永定街道办事处2023年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项目
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为准确掌握我街道退耕还林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好建设成果,根据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专题会议相关工作要求,富民县永定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科)及时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及陡坡地生态治理核查工作,此次调查摸底范围为我街道前一轮和新一轮退耕地还林。
2.项目实施情况
计划于2023年对街道辖区内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及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草三个项目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以造林小班为单位,逐村组、农户的方式进行。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3年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23〕61号、《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拔付2023年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的函》富林函[2023]47号文件要求,下达永定街道办事处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退耕还林经费补助2万元,已全部用于退耕还林还草核查工作。
4.组织及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根据核查工作需要拨付使用。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完成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草项目所有小班的核查登记工作,核查结果报县林草局审核。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永定街道办事处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核查面积4620.59亩,任务完成率100%。
(2)效果目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退耕成果得以巩固,覆盖率将提高0.06个百分点。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阐述的主要内容:
在核查过程中,严格落实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实行报账制,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落实报账审批程序,确保支出的真实性。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明确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具体申报要求,对那些不设预期绩效目标的不予立项,不安排预算资金,加强对部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审核,合理安排项目所需资金,逐步建立和健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提高资金安排有效性。
2.绩效评价方法。结合评价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完成的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加以综合分析,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对照年度作业设计、《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年度兑现名册》,以造林小班为单位,逐村组、农户对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草工程进行全查,内容包括:面积核实、造林树种核实、保存率核实、农户信息核实、经营现状核实、资金兑付情况核实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核查工作,实现预期绩效目标任务,更进一步掌握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
(二)主要绩效。永定街道退耕还林及陡坡地生态治理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障经济呈可持续发展势态,社会稳定,退耕户安心。
四、成本效益分析。
核查工作根据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专题会议要求,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核查,通过核查能进一步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根据核查结果发现退耕还林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有利于退耕还林工作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大林业工作者技能水平的培训力度。依托县级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分级技术培训制度,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林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林业工作者的技能水平。
2.建立技术承包责任制。县林草局成立技术指导组,从造林到田间抚育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并将技术服务的满意程度、服务的实际效果等作为对技术人员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1.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主要靠县林草局实施,已不能满足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
2.核查面积较大,技术人员少,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跟踪指导。
3.街道财政困难,工作经费不足,导致学习培训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加强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推广林业先进技术。
2.加强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健全林业建设工程管护体系和有效的动态监测体系。
3.加强培训或以会代训,让基层林业工作者进一步提高林业技能水平,以确保各项林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1:永定街道退耕还林核查2023年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永定街道退耕还林核查2023年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0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0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0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0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0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3 | 1 | 无针对该项目的专项管理制度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4 | 1 | 该项目只有现场验收报告,无技术鉴定等资料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0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0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0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0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0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0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0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0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0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0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0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0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9 | 1 | |||
合计 | 100 | 97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