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富民县东村镇2023年乐在村委会大平地村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按照《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要求,为顺利推进东村镇乐在村委会大平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的如期完成。
2.项目实施情况。示范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100万元,主要包括以下实施内容: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4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村内沿路花台122.5m,2.村内人居环境提升,3.村内花箱100个,4.大平地村沿线55根路灯升级改造。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发展软子石榴、林下山药产业。按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资金6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的要求,主要发展50亩软子石榴、林下山药产业,预计总投入6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软子石榴推广种植50亩,2.新增1个100m³软子石榴、林下山药一体化多功能产业基地肥料池、畜水池,3.软子石榴、林下山药产业灌溉系统供电保障,产业基地安装1个150A变压器,4.软子石榴、林下山药分布式水网1套。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该项目总投入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实际下达资金90万,被收回10万元。资金下达后,东村镇严格按照相关资金管理规定进行资金拨付。
4.组织及管理情况。该项目由东村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东村镇人民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人民政府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其余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在实施管理中的相关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东村镇在充分调研,确定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上报项目请示及实施方案,在收到县级批复同意实施该项目后及时开展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整个项目的实施具有透明性和公信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拨付工程款,工程款拨付由东村镇综治中心上报资金拨付申请表,财务部门按流程审批拨付。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按照 “聚焦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类型开展示范创建,因地制宜结合大平地村交通区位、种养殖业、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优势,以及村内人文实际和今后发展方向,围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进一步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从硬件软件方面共同促进大平地村发展,示范促进全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2.年度目标。产出目标:其中数量指标已100%完成,项目已按时按质完成施工并已完成验收工作。效果指标:该项目的实施直接受益全村农户70户252人,在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促进经济发展的并且可多途径增加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涉及路面硬化、水管铺设、电力线路架设、墙面粉刷、展板安装、路灯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购置变压器和软子石榴、林下山药种苗,技术难度不高,技术可行性较强。
用地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涉及的文旅产业开发、软子石榴、林下山药种植、水池建设,所需用地的土地性质均属于果园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和耕地。村停车场不进行硬化,村客堂用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用地可行。
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大平地村水资源丰富,龙泉河、木板河邻村而流,软子石榴、林下山药地块距离两河道仅800米,取水方便。该村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经过该地,并在村子背后的老干山与滇军进行了战斗,留下很多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为该村发展文旅产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2.研究文件。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产出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创建目标、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组织保障措施、工作要求、产业发展互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遵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6〕21号),富民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富民县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富政通〔2017〕13号)原则开展绩效评价。
2.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所确定的绩效评价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项目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等,了解本项目在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产出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情况,评价本项目绩效得分。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依据绩效填报文件要求,实事求是,逐项分析填写。
2.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对项目政策文件、项目实施方案、统计资料、财务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实地检查,对相关产出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对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整理出绩效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形成项目基础数据。
(五)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项目绩效人员缺乏专业性,绩效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富民县东村镇2023年乐在村委会大平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已按要求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并已验收。
2.主要绩效
(1)直接经济效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将促进大平地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风貌提升,促进村内产业发展,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2)间接经济效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村民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建设示范样板、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周边相邻的村落。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四、成本效益分析。
对资金使用方向、资金收入和支出结构;项目和资金管理情况;资金的节约性、资金使用效果;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评价。
1.资金使用方向、资金收入和支出结构。该项目主要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根据项目批准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提出资金使用计划,按项目合同书和实施进度,填报工程项目进度情况表,报镇领导小组审核后按镇资金审批流程审批、拨付。
2.项目和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管理方面,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对接好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资金管理方面,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在报请镇领导小组审批的同时,将施工合同及项目预(结)算书交到镇领导小组,镇领导小组按项目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挪用项目资金,镇领导小组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和审核。
3.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形成固定资产,由村委会进行管护。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因地制宜结合大平地村交通区位、种养殖业、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优势,以及村内人文实际和今后发展方向,围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进一步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从硬件软件方面共同促进大平地村发展,示范促进全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由于乡镇、村委会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还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经验,导致项目完工后材料收集不全。同时建议多给予专业的项目技术指导。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1.积极带动发挥项目效益。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带领群众,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动员全体群众自觉加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中,让该项目发挥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镇、村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3.发挥联合协作机制。在以后的项目中,应借鉴该项目经验,以入股分红的形式,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村级发展中来。
附件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2023年富民县东村镇2023年乐在村委会大平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2023年富民县东村镇2023年乐在村委会大平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无 | 无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无 | 无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无 | 无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无 | 无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无 | 无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无 | 无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无 | 无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无 | 无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无 | 无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无 | 无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无 | 无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无 | 无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无 | 无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无 | 无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无 | 无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无 | 无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无 | 无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无 | 无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6 | 有 | 根据项目实际,考察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发现有待完善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有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无 | 无 | ||
合计 | 100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