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款庄镇新民村委会2023年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款庄镇新民村距离镇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14.896平方公里,属于山区村,平均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烤烟、核桃等农作物。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430户1624人,其中脱贫户9户32人。
款庄镇新民村委会正元村,总户数47户,人口186人,汉族村。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来源以核桃为主。正元村入村主干道至今未硬化,存在砂石路面凹凸不平、道路泥烂、车辆行驶颠簸等问题,不利于车辆通行,农产品的震动和颠簸使得农产品变形或坏掉,增加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下雨天排水不畅,还会导致路面积水,甚至被雨水形成的山洪损毁。导致当地村民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制约着本村核桃产业发展,通过对正元村进村道路进行硬化,改善道路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更好地服务新民村委会核桃产业。
2.项目实施情况
由于正元村进村道路条件较差,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新民村委会向款庄镇人民政府申请硬化750米村内道路,款庄镇通过实地考察决定把项目纳入项目库,并进行规划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款庄镇党委会研究同意后,于2023年2月9日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实施(款请〔2023〕17号)。根据富民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第二批财政专项衔接资金分配的批复(富政复〔2023〕26号),款庄镇按项目管理规定委托云南金诺招标代理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招标,确定云南天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项目于2023年5月11日与中标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并开工,主要建设内容为:1)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2)C30主路硬化总长约750米;3)自筹1.1万元改良示范区的300亩核桃修枝、嫁接。项目于2023年6月30日竣工,款庄镇项目办按照实施方案的进度和质量标准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工程安全、高效、质量的完成。2023年7月26日通过镇级验收。待2023年项目统一进行结算审核后,将项目资产移交新民村委会管理。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该项目投入资金57.1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56万元,自筹资金1.1万元。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为使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项目办,由陆艳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初期的宣传,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监督工作,及其他日常事务。根据《云南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财物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进行项目资金管理。落实核销报账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做好项目公示,接受部门及群众监督。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改善道路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出行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同时促进本地核桃产业的发展。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C30道路硬化750米,均宽4.5米。
(2)效果目标
确保进村主干道硬化后的道路平整、无凹凸不平、无泥烂现象,提高道路的通行条件和安全性。提高核桃产品的运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富民县款庄镇新民村委会2023年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绩效自评96分,优秀。我镇将不断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绩效评价组织开展情况纳入镇年度工作综合考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项目资金安排、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主要绩效
主要的绩效包括道路状况改善、农产品损耗减少、雨水排水改善和核桃产业发展促进等方面。这些绩效的实现将带来更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通过道路硬化,主干道的凹凸不平、道路泥烂等问题得到解决,道路变得平整、稳定,提高了车辆通行的流畅性和舒适性。道路硬化减轻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减少了农产品的变形和损坏,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损耗率,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道路硬化后,排水能力得到提升,雨水能够顺畅地从道路上排出,避免了道路积水和洪水的形成,减少了对道路和周边农田的损害。
四、成本、效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建设成本包括施工费用、材料费用、劳动力费用等,由中标单位按实施方案和批复内容进行建设,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项目专项衔接资金根据款庄镇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明确专人进行项目资金管理。落实核销报账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做好项目公示,接受部门及群众监督。
(二)经济效益。道路硬化后,农产品运输将更加顺畅和高效,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农民能够更迅速地将农产品运送到市场,降低货物滞销的风险,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核桃改良后,2年见效益,亩栽23棵,盛果期每棵年产50公斤,市场价每公斤以10元计算,每亩每年可收11500元。将直接促进正元村村民每年户均增收300余元。
(三)社会效益。道路硬化改善了进村主干道的通行条件,提高居民的出行安全性和便利性。居民出行更加方便,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车辆行驶的颠簸和危险因素,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保障了居民的安全。
五、项目后续管理
项目建成后移交新民村委会管理。
(一)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村委会应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机制,包括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制定项目管理规范和流程。
(二)维护和保养。村委会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方案,包括定定期巡查和维护道路,确保路面平整和排水畅通,避免出现坑洼、积水等问题。
(三)监测和评估。村委会应定期对道路进行监测和评估工作,包括项目建设效果、使用情况、管理效率等方面,以便对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村民参与和沟通。村委会应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和参与,定期组织村民会议,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项目情况。
(五)报告和督导。村委会应定期向上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项目进展和管理情况,接受镇人民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通过上述管理措施,村委会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行项目,保障进村道路的正常运行和村民的利益。同时,村委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安排和措施制定,以适应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做好项目规划和前期调研。在项目实施之前,进行充分的项目规划和前期调研。了解了当地道路的使用情况、村民的需求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项目的实施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项目实施中,我们与村委、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严格控制项目质量。我们对道路硬化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完善后期服务。在项目实施完成后,我们注重对道路的后期维护和服务,采取了定期巡查、加强宣传、设立标志等措施,确保道路长期保持良好状态,满足村民的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1.施工期限延长。由于雨季来临,导致施工期限延长,停工路面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2.后续管理和维护能力不足。道路硬化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村委会缺乏相关经验,管理能力不足。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预留充足的施工期限。在项目谋划阶段,考虑可能出现的天气等不可控因素,提前预留充足的施工期限,以应对可能的延期情况。在施工期间,及时与村民进行沟通,告知施工进展情况和可能的延期原因,尽量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并协调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
提升管理能力。针对村委会后续管理和维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培训相关村委会成员,提升他们的管理和维护技能,包括道路维护、排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建立定期巡查和监督机制,确保道路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避免出现疏于管理和维护的情况。
附件1
富民县款庄镇新民村委会2023年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5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7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8 | ||||
合计 | 100 |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