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庄镇和平荞地山2023年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村 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410万元,其中整合其他资金310万元(另外实施高标准农田),争取专项补助资金100万元在产业发展上投入62.41万元实施多功能农产品分拣用房及冷库建设,投入37.59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荞地山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和乡村面貌。
1. 立项背景及目的。
项目的实施目的有利于加快荞地山村的产业发展,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加大产业投入,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临时储存、临时交易等多功能用途的农产品加工用房300平方米,配套冷库设备,农产品分拣用房,农产品临时交易堆放场所。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的固定资产,让村集体也产生经济收益。
2. 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投资100万元建设1、多功能农产品交易用房300平方,2、农产品粗加工用房40平方。3、卫生厕所20平方,4、冷库建设81平方,5、文化长廊30平方,6、乡村舞台60平方,7、氛围营造200平方,8、绿化美化200平方。9、农产品交易场地503.1平方,10、机耕路硬化1010米。
3. 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本次建设项目总投资410万元,其他整合资金310万元(另外实施),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使用情况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由镇财政所单独建账,专人、专账管理,做到开支合理,账目收支明确,财务公开。
4. 组织及管理情况。
1. 严格执行《云南省全面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意见》、《昆明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昆明市县级巩固拓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通知》
2. 项目的管理,项目经过公示公告,招投标,施工管理,进度监测,绩效评价,检查验收,工程移交管护。
(二)绩效目标
以实现巩固拓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创建工作,促进款庄派出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按照《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示范单位创建工程的通知》(云民宗发【2018】59号)
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
1.总目标。
2.年度目标。
在充分尊重全体公安民警辅警的前提下,经民主决策,以巩固拓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款庄派出所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
(1) 产出目标。
全部完成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是项目验收合格率100%,时效指标,开工时间2023年7月,竣工时间2023年7月底,成本指标,建设成本3万元。
(2) 效果目标。
提高全体公安民警的生活条件,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派出所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派出所内人居环境,解决公安干警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示范带动,受益公安民警人口36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绩效评价,确保工程取得时效。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二)主要绩效
四、成本效益分析。
资金拨付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拨付,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由财政所单独建账,专人管理,坚持做到开支合理,账目收支明确,账务公开,严禁挤占、挪用、贪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专款专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附件1
荞地山2023年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创建单位项目资金支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