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镇人民政府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东村镇辖7个村(居)委会,有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总面积124.6平方公里,2023年末政府部门实有在职人员66人。
(二)部门职能
1、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权益;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等工作,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提供区域公共服务,为农民提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
3、加强镇村财政收支管理,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完成国家财政收入任务,做好统计、物价工作;
4、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农村平安创建,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协助设置在本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6、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2、完成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等工作,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4、推进农村平安创建,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部门管理制度
本单位预算编制严格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根据收入和财力的可能安排预算,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同时加强内审制度的建设,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共计收到财政拨款收入为 3131.17万元,上年结余1258万元,本年度共计支出金额为3328.76万元。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23年无政府采购。
(七)固定资产情况
固定资产有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等,原值1230.99万元,累计折旧716.48万元,净值514.51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市委“六个春城”建设,紧紧围绕县委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安排部署,以“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为抓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集中精力谋发展,综合施策补短板,聚焦重点破难题,全镇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区域商贸服务中心、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一要通过推行“阳光政务”,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要通过推进“服务政府”,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富民为根、和谐为要”的方针,更加注重管理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三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认真做好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四要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三、评价结论
(一)主要绩效
建立班子成员领衔包保产业招商机制,瞄准仓储物流、温泉康养、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全年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0次,总投资8634万元的仙人球培育养殖基地、绿色有机蔬菜种植等8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并投产运营。攻坚赛道突破,成功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任务完成率达246.3%。有效化解近年来经济指标依赖高速公路、支撑不足和工业产值空白等问题,经济活力不断迸发。
与第三方设计院合作开展“东村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确保“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巩固蔬菜、林果、养殖等传统产业,推动农产品有机转换认证3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78万亩、烤烟种植1000亩、蜜本南瓜等蔬菜播种面积达2万余亩,推广稻鱼养殖26.2亩。因地制宜探索各村特色产业发展,甜脆豌豆、人参果、富硒大米、山地鸡、小米椒、人工菌等致富产业百花齐放。鼓励发展新型村庄经济、庭院经济,全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23.86万元,同比增速达82.8%。优化产业体系,大力支持西草生物科技、陶粒制造等制造业发展。坚持“温泉康养”赋能乡村旅游,“迎国庆、庆丰收”音乐美食狂欢节、富民杨梅旅游文化节暨“品出富民”促消费活动、红军长征小松园战斗纪念馆共接待游客71.1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6亿元。
产值达9292.4万元。全面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将服务项目、实施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谋划 “五个一批”投资项目13项,计划总投资479954万元。总投资3.8亿元的“三朵” 变电站项目6个月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85%,投资1800万元乐沙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全面建成,富昌加油站、东村信用社拆除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大力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市场主体年度目标。
(三)评价结果
本部门在此次整体评价中获得98分。
四、主要经验做法
东村镇及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预决算的编制,对本年度相应用款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按先预算再支出的原则,及时处理相关事务;对年度绩效目标进行季度梳理和年度分析,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对专项预算提前细化,分科目上报,做到收支平衡。
东村镇政府按照县财政的要求,及时分月、分季度上报相应计划,待县财政审核通过后,严格按计划执行,各季度执行情况良好。
基本支出2023年按月或季度进行申报,其中人员工资按月申报并直接支付、日常公用经费,按月、季度进行申报并支付,执行进度100%。
五、存在的问题
2023年,东村镇人民政府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绩效目标,但在执行和绩效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由于此项工作才起步,分管领导及站所长,中心主任及其他人员对此项工作开展不热情,要求上报材料敷衍了事,甚至抵触上报。2、部分工作目标在年初制定时有的目标就过于笼统,执行过程中无法定性,年终虽然各项目标都完成,但目标完成情况定性模糊。针对出现的问题,我镇要加强宣传此项工作,领导要带头重视此项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不重视、敷衍了事问题提出批评,要求整改。在制定年初预算绩效目标时,尽量细化,让执行过程目标清晰,执行结果易于定性。
六、改进措施及建议
在平时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绩效目标监控的重视,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使绩效目标监控与政府工作、财务工作挂钩,做到及时监控,及时控制,避免疏忽。
加强各部门衔接,使预算绩效目标实施进度得到及时反馈,便于及时汇总监控。
制定合理有效的绩效目标监控机制,科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合理安排经费和各项资金,使其物尽其用,更加贴合乡镇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能够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及时协调上级争取资金,保证各预算绩效指标的顺利实施。
对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组织实施、工程完工验收、绩效运行监控、工作考核评价等实行全方位管理,为发展政府经济,民生保障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附件1:东村镇人民政府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东村镇人民政府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评分细则 | 数据来源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一、部门决策(35分) | 1.部门目标(20分) | 1.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6分) | 6 |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合理 | ①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设定,得3分;②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一致,得3分。 | 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文件 | 6 | ||
2.绩效目标合理性(6分) | 6 |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 ①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2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计2分。 | 部门中长期规划、部门“三定”方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6 | ||||
3.绩效指标明确性(8分) | 8 | 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是否可衡量。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2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2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2分。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8 | ||||
2.部门职能(15分) | 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5分) | 5 | 考察部门职能界定是否明确、科学,是否有相关文件。 | ①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5分;②有“三定”文件,但职能描述不明确,扣2分;③没有职能设定的文件依据且职能不清,扣3分 | 部门职能描述、“三定”文件 | 5 | |||
2.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5分) | 5 | 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是否与部门职能相匹配。 | 将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5分。 | 部门年度各项具体工作,部门职能 | 5 | ||||
3.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5分) | 5 | 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是否明确 | ①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得3分;②具体职责明确,得2分 | 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文件 | 5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1.预算管理(5分) | 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2分) | 2 | 部门基本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基本支出决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100%。预算执行率≥95%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权重进行扣分。 | 基本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2 | ||
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分) | 1 | 部门项目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项目支出决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100%。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 项目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1 | ||||
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1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满分,≥120%得1分,区间内按权重进行扣分。 | 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 1 | ||||
4.预算调整情况(1分) | 1 | 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根据年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合规进行预算调整。 | ①根据年中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申请预算调整,得0.5分;②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0.5分 | 预算调整相关资料 | 1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2.财务管理(5分) |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0.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0.5分。 | 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等。 | 2 | ||
2.资金使用合规性(2分) | 2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0.5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0.5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0分;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一旦存在该指标不得分。 | 资金支出相关凭证、流程梳理等 | 2 | ||||
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 1 | 用以反映部门财务监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包括监控、监督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 ①制定明确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0.5分;②监控、监督措施执行有效,得0.5分; | 财务监控监督相关办法及条款,实际执行情况资料 | 1 | ||||
3.资产管理(5分) |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而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资产管理相关办法 | 3 | |||
2.固定资产在用率(2分) | 2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程度。 | 固定资产在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在用率达到95%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扣0.5分,扣完为止。 |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使用信息等 | 2 | ||||
4.业务管理(5分) | 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业务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已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业务管理相关办法及执行情况资料 | 3 | |||
2.政府采购规范性(2分) | 2 | 考察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 ①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满分;②采购方式、程序中每有一点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相关资料 | 2 | ||||
三、部门绩效(45分) | 1.部门产出(25分) | 1.实际完成率(7分) | 7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7分。全部完成计划目标为满分,每一项不达标扣2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7 | ||
2.完成及时率(6分) | 6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6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4.质量达标率(6分) | 6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5.重点工作办结率(6分) | 6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2.部门效果(20分) | 1.经济效益(3分) | 3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3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3 | |||
2.社会效益(10分) | 10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10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8 | 2 | 部分项目经济效益影响不足 | ||
3.生态效益(2分) | 2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2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2 | 2 | |||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达到90%以上,得5分;每小1%,扣1分,扣完为。。 | 问卷调查、访谈 | 5 | ||||
合计 | 100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