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1.部门机构设置
我部门暂不设内设机构。
2.部门编制
核定事业编制10名(均为管理人员编制);原有参照管理的工勤人员1名按实有人数单列管理,退一减一。 富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编制10个,其中:行政编制10个,工勤编制1个。2023年末实有人数8人,其中:行政人员7人,工勤人员1人。
(二)部门职能
1.受富民县农业农村局的委托,具体负责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种子、植物检疫、农药、兽医兽药(渔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渔业养殖与捕捞、渔政和渔业资源(含水产种质资源、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产种苗)、畜禽养殖、种畜禽、动物防疫、生猪屠宰、农机安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农业野生植物、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生鲜乳、农业环境保护、农村宅基地等执法职责,集中行使农业领域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行政处罚有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
2.负责全县种养殖、农畜产品、种子农药、农业环境、农村宅基地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牌证管理、事故处置等工作。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 农机执法
开展联合执法及路检路查13次,共出动农机监理员35人次,排查车辆7台,处理违法违规行为2台,其中查处注销变型拖拉机上路行驶1台,未检车辆1台(已补检);未携带拖拉机驾驶证、行驶证上路行驶2人,进行批评教育。
2.农业执法工作
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检查种子销售门市115个次,立案2件,结案2件。常态化开展“十年禁渔”执法检查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74人次,出动车辆346台次,检查水产品销售点283个次、渔具经营点368个次,劝返垂钓人员196人次。
3.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全县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1个,牛羊屠宰场、禽集中屠宰场1个,全部派驻官方兽医实施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两项制度”,检出不合格生猪和生猪产品774头,禽434只、对检出的不合格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全县完成“瘦肉精”抽检1656份,专项整治工作组共派出执法车辆26车次和执法人员104人次。
(四)部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富民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富民县县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富民县县级会议费管理办法》、《富民县富民县农业农村局财务管理制度》《中共农业农村局党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相关财务制度,使资金的保管、支出和审批等财务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同时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富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023年总收入16.6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6.6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2023年总支出16.6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64万元,占总支出的100%,项目支出0万元,占总支出的0%。工资福利支出16.05万元,占总支出的96.45%,商品和服务支出0.59万元,占总支出的3.5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0万元,占总支出的0%,资本性支出0万元,占总支出的0%,对企业补助0万元,占总支出的0%。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23年度,我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00元。
(七)固定资产情况
富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023年年末固定资产合计0.00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1.全面落实农机执法工作;2.加强农业执法工作;3.动物卫生监督工作;4.继续做好螳螂川—普渡河富民段“十年禁渔”日常巡查工作。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1.农机执法工作、举办农机安全知识讲座4次;开展各类安全学习活动6次。与变型拖拉机驾驶员签定《富民县拖拉机驾驶员承诺书》27份,微耕机主签定《富民县微耕机操作手安全生产承诺书》210份。减少了安全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2.农业执法工作、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检查种子销售门市115个次,立案2件,结案2件。受理1家委托生产备案、25家经营不分装备案的183单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完成种子扦样7个,合格率达100%。3.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全县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1个,牛羊屠宰场、禽集中屠宰场1个,全部派驻官方兽医实施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两项制度”,检疫监管率100%。4.继续做好螳螂川—普渡河富民段“十年禁渔”日常巡查工作。
三、评价结论
(一)主要绩效
1.农机执法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办理拖拉机驾驶证到期满换证102本,酒驾吊销3本,转入1人,恢复1本,补证8本;检审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183台,其中变型拖拉机29台,轮式拖拉机9台,小型拖拉机145台,轮式拖拉机转入登记7台,补牌补证4台,注销271台(其中2022年公告注销181台,2023年公告注销90台),按照工作要求收回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的与机主签订了《不违法使用注销拖拉机承诺书》或《变型拖拉机强制注销登记承诺保证书》285份);与驾驶员签订《富民县拖拉机驾驶员承诺书》172份;共组织、参与各类宣传活动39次,宣传人员151人,发放画册、帽子、杯子、环保袋、急救包等宣传资料4240余份;举办农机安全知识讲座4次共计258人;开展各类安全学习活动6次172人参加。开展联合执法及路检路查13次,共出动农机监理员35人次,排查车辆7台,处理违法违规行为2台,其中查处注销变型拖拉机上路行驶1台,未检车辆1台(已补检);未携带拖拉机驾驶证、行驶证上路行驶2人,已进行批评教育,减少了安全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农业执法工作
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检查种子销售门市115个次,立案2件,结案2件。受理1家委托生产备案、25家经营不分装备案的183单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完成种子扦样7个。共检查农药经营户159户次,检查生产基地20个,出动人员69人次,出动车辆19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已整改5户。常态化开展“十年禁渔”执法检查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74人次,出动车辆346台次,检查水产品销售点283个次、渔具经营点368个次,劝返垂钓人员196人次,开展禁渔宣传,主要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等关于禁渔的相关规定,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使渔业安全生产督查专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3.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全县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1个,牛羊屠宰场、禽集中屠宰场1个,全部派驻官方兽医实施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两项制度”,检出不合格生猪和生猪产品774头,禽434只、对检出的不合格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全县完成“瘦肉精”抽检1656份,约谈富锦屠宰场法人一次,专项整治工作组共派出执法车辆26车次和执法人员104人次,全县7个镇(街道办事处)综合农贸全方位开展相关宣传引导工作,现场向相关经营商户和群众发放《生猪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告诫书》260份,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如何购买“放心肉”和“安心肉”的知晓率和认知度大幅提高,相关经营商户守法经营、合法经营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保障了我县的食品安全。
(二)评价结果
2023年富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圆满完成各项执法工作目标任务。绩效自评98.5分。
四、主要经验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使有限的财力创造更多的效益。根据《富民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富财通〔2024〕8号)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2023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评价小组采取自评与部门组织评价两种方式进行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评价小组采取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各项目科室、中心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五、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情况,存在部分预算绩效申报时,编制的绩效目标不具体,绩效目标未完全细化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部分绩效指标不清晰、可衡量性差。预算执行完成后的绩效管理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六、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绩效制度建设,完善绩效管理和评价制度,为资金资产的合理配置提供有效依据。进一步加强内部机构各中心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二)加强绩效运行监管,加强重大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将资金同项目实施质量挂钩,提升资金的使用效能。
附件1:富民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评分细则 | 数据来源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一、部门决策(35分) | 1.部门目标(20分) | 1.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6分) | 6 |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合理 | ①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设定,得3分;②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一致,得3分。 | 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文件 | 6 | ||
2.绩效目标合理性(6分) | 6 |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 ①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2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计2分。 | 部门中长期规划、部门“三定”方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6 | ||||
3.绩效指标明确性(8分) | 8 | 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是否可衡量。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2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2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2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2分。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 | 8 | ||||
2.部门职能(15分) | 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5分) | 5 | 考察部门职能界定是否明确、科学,是否有相关文件。 | ①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5分;②有“三定”文件,但职能描述不明确,扣2分;③没有职能设定的文件依据且职能不清,扣3分 | 部门职能描述、“三定”文件 | 5 | |||
2.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5分) | 5 | 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是否与部门职能相匹配。 | 将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5分。 | 部门年度各项具体工作,部门职能 | 5 | ||||
3.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5分) | 5 | 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是否明确 | ①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得3分;②具体职责明确,得2分 | 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文件 | 5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1.预算管理(5分) | 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2分) | 2 | 部门基本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基本支出决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100%。预算执行率≥95%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权重进行扣分。 | 基本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2 | ||
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分) | 1 | 部门项目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项目支出决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100%。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 项目支出预算批复,预算调整批复、预算编制等其他资料 | 0.5 | ||||
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1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满分,≥120%得1分,区间内按权重进行扣分。 | 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 1 | ||||
4.预算调整情况(1分) | 1 | 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根据年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合规进行预算调整。 | ①根据年中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申请预算调整,得0.5分;②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0.5分 | 预算调整相关资料 | 1 | ||||
二、部门管理(20分) | 2.财务管理(5分) |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0.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0.5分。 | 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等。 | 2 | ||
2.资金使用合规性(2分) | 2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0.5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0.5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0分;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一旦存在该指标不得分。 | 资金支出相关凭证、流程梳理等 | 2 | ||||
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 1 | 用以反映部门财务监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包括监控、监督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 ①制定明确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0.5分;②监控、监督措施执行有效,得0.5分; | 财务监控监督相关办法及条款,实际执行情况资料 | 1 | ||||
3.资产管理(5分) |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而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资产管理相关办法 | 3 | |||
2.固定资产在用率(2分) | 2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程度。 | 固定资产在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在用率达到95%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扣0.5分,扣完为止。 |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使用信息等 | 2 | ||||
4.业务管理(5分) | 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3分) | 3 | 部门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业务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已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得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1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业务管理相关办法及执行情况资料 | 3 | |||
2.政府采购规范性(2分) | 2 | 考察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 ①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满分;②采购方式、程序中每有一点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相关资料 | 2 | ||||
三、部门绩效(45分) | 1.部门产出(25分) | 1.实际完成率(7分) | 7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7分。全部完成计划目标为满分,每一项不达标扣2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7 | ||
2.完成及时率(6分) | 6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6分。扣完为止。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5 | ||||
4.质量达标率(6分) | 6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5.重点工作办结率(6分) | 6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6分。 |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6 | ||||
2.部门效果(20分) | 1.经济效益(3分) | 3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3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3 | |||
2.社会效益(10分) | 10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10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10 | ||||
3.生态效益(2分) | 2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较直接影响较大得分(2分)。 | 绩效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2 | ||||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达到90%以上,得5分;每小1%,扣1分,扣完为。。 | 问卷调查、访谈 | 5 | ||||
合计 | 100 | 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