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富民分局关于富民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案答复清单
富民县政协提案答复清单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富民分局关于对富民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 | |||||
汪永(委员/集体): 关于 促进富民县水环境治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 |||||
办 理 结 果 清 单 | 建议一 | 加快推进螳螂川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完善。系统梳理流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加快推进流域正在实施的排水系统完善工程,尽快补齐管网空白,提升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对于已形成截流式合流制的排水体制,因地制宜的开展清污分流、局部改造等工程,实现混入排水系统的清洁水源减量化。 | |||
当年完成事项 |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普渡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螳螂川河(富民段)11.34千米河段进行水生态修复及污染底泥清理,其中清理污染底泥6.24万立方米,清理垃圾0.23万吨、建设生态护岸7.8千米、生态隔离带1.24平方千米、生态步道2.60千米。对赤鹫镇、大营及永定街道办3.22平方千米的人群主要居住区和饮用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及固体废物污染清理,其中清理污染底泥1.13万立方米,清理垃圾0.10万吨、建设生态隔离带1.22平方千米。对赤鹫镇、大营及永定街道办进行雨、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其中新建小型中水处理站3座,总处理能力700吨/天,配套中水管网11千米;对赤鹫镇、大营及永定街道办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改扩建18千米。 | ||||
当年推动工作 | 建设雨污管网29千米。 |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无 | ||||
不能采纳原因 | 无 | ||||
建议二 | 坚持政府主导而不包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行为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积极探索“源于农村,用于农村”的良性资金循环,分类而治,加快推进污水治理。统筹考虑不同的地形特点以及村庄发展规划、位置、规模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既简单实用、又易于运行管理。确保设施运行效能的发挥,实现污水的再生利用。 | ||||
当年完成事项 |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消除村庄脏乱差现象,加快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把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加强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现源头减量;加强农户畜禽分散养殖粪便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部分村庄通过建立户三格化粪池或户沼气池,废水通过化粪池或沼气池后进行农灌、土壤吸收等资源化利用。富民县有73个行政村,487个自然村,2023年新增完成16个行政村。行政村治理率达58.9%。 | ||||
当年推动工作 | 富民县有73个行政村,487个自然村,2023年新增完成16个行政村。行政村治理率达58.9%。 |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无 | ||||
不能采纳原因 | 无 | ||||
建议三 | 多元共治。生态环境、水务、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做好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临河农村水环境治理与河长制、林长制结合,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提高水环境治理系统性。 | ||||
当年完成事项 | 一是提升县城黑臭水体治理。围绕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河长制工作等,大力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排查、清淤、源头治理管控、修缮、检测等工作,经排查富民县无农村黑臭水体;二是强化“改厕”。富民共有户厕35213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31153座,覆盖率88.47%。共有农村公厕218座,其中无害化厕所204座,覆盖率93.58%。 | ||||
当年推动工作 | 富民共有户厕35213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88.47%。 |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无 | ||||
不能采纳原因 | 无 | ||||
建议四 | 突出抓好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避免因生产技术落后、地块规模小等因素带来的过度使用、滥用农药、化肥等问题。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减少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加强科技兴农,利用科技化手段,将畜禽粪便、餐余垃圾等变成可利用的肥料,变废为宝。三是增强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农村地区普及环保知识,利用电视、广播及网络媒介宣传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将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 ||||
当年完成事项 | 对禁养区内现有畜禽养殖业主依照法律法规逐步实施无条件关闭或搬迁。对没有治理设施、排放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不愿治理、治理效果差、治理后仍然无法达标的企业实施关停。大力推广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循环和有效利用的综合利用模式,加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调整种植结构,2023年减少蔬菜种植面积720亩,增加稻谷、豆类、油菜等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面积720亩。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有效缓解农户化肥过量使用。 | ||||
当年推动工作 | 2023年减少蔬菜种植面积720亩,增加稻谷等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面积720亩。 |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继续推进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面积。 | ||||
不能采纳原因 | 无 | ||||
附件清单:相关答复文件 | |||||
补充说明:无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富民分局 日期:2024年7月3日 | |||||
提案办理结果: A 类 (A类为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部分解决;B类为提案所提问题列入计划逐步解决;C类为提案所提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或留作参考。) | |||||
联系人 | 朱赐安 | 联系电话 | 1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