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富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度招聘计划及人事考试工作安排,为全县事业单位招聘合格优秀人才,强化工作效能,更好履行政府工作职责,开展2024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工作。
2.项目实施情况
2024年初,由我局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招聘计划,县委县政府同意后报市人社局审核备案,市人社局统一组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 “三支一扶”人员招聘笔试工作。2024年6月,我局负责组织实施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招聘的面试、考察、聘用工作。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4年财政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费30万元,实际支出22.69万元。该经费专项用于公开招聘、选调选聘工作命题制卷费、保密费、阅卷费、运送费(租车费)、监考巡考费、评委劳务费、场地租赁费、考务工作用餐费、考察差旅费等相关工作经费。
4.组织及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我局严格按照公开招聘操作程序实施项目管理。同时加强对招聘单位的业务指导,进行项目日常检查监督,实现了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指标任务为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8人。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完成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8人。
(2)效果目标。
社会效益:为各用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社会效益明显。
可持续影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服务对象满意:各招聘单位、在岗“三支一扶”人员及基层服务单位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项目自评了解资金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社会。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全面评价、抽样调查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项目实施的效果与申报的绩效目标之间进行比较等方法进行评价。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一)评价结果
2024年度事业单位招考工作经费在使用上,遵循预算的项目资金用途,规范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严控资金支出标准,完成了各项预定指标。评价分值98分,评价结果等次为优
(二)主要绩效
完成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共招聘38名工作人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2024年财政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费30万元,实际支出22.69万元。支出严格按预算资金用途,从厉行节约出发,审批程序规范,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领导,切实落实政策
为了能更好的掌握事业单位招聘各项政策,规范的组织招聘工作,我局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社部令第六号)和《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云人社发〔2016〕182号)。
2.强化招聘程序,严把招聘关
在招考工作各个环节上严格落实审查程序。
3.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坚持公开招聘制度,向社会来公开每个招聘环节。二是公开招聘工作自始至终在纪委的同志监督下进行。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报考人对自己所报岗位不未能全面了解,录用上岗后又辞职,造成人才流失。
2.用人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与单位岗位设置脱节,导致招到的人与所空岗位不匹配。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七、有关建议
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让广大考生全面了解报考岗位基本情况,减少人才流失现象,
2.指导招聘单位合理设定招聘岗位报考条件,保证招聘到与空岗岗位相匹配的人才。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其他情况说明。
附件1:富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2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0 | 2 | 未开展“三支一扶”招募计划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合计 | 100 | 98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选调、三支一扶人员考录经费绩效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