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2019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等文件精神,富民县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甲方”)委托云南瀚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开展富财预〔2021〕1号2019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专业技术服务,确保富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为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
2.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根据《富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维护技术服务合同》,项目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对富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更新;提供数据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及指导;提供国土调查成果相关的技术疑问解答;提供国土调查数据库与相关部门专题数据对比分析服务,并形成对比分析数据成果及相关说明;提供与国土调查数据成果相关的制图服务;提供与国土调查数据成果相关的统计分析服务;负责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更新等。
项目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为期两年。
3.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项目总费用为66,000.00元,按年度支付,每年33,000.00元。截至评价时点,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相应款项。资金主要用于支付乙方的技术服务费用,包括人员工资、社保费、福利费、保险费、设备费、管理费、税费及合理利润等。
4.组织及管理情况
富民县自然资源局作为项目业主单位,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协调,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成果资料,并协调其他部门配合乙方开展工作。乙方则负责具体的技术服务工作,包括数据更新、技术培训、专题数据对比分析等。双方通过定期沟通、会议等方式,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
确保富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持续为富民县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
2.具体目标
(1)按时完成数据更新任务,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提高甲方工作人员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能力;
(3)及时解答甲方提出的技术疑问,确保富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应用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4)提供深入的专题数据对比分析服务,为甲方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5)提供高质量的制图和统计分析服务,满足甲方对国土调查数据成果的应用需求;
(6)负责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更新工作,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目的
全面评价项目支出绩效,客观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依据。通过绩效评价,确保国土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和应用价值,重点评价技术合规性、资金效益、决策支撑和风险管理。
2.对象
富财预〔2021〕1号2019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
3.范围
涵盖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果、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覆盖项目“全周期-多维度-县域空间”三层范围,包括时间范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容范围(数据更新及日常维护、技术支持与培训等)和空间范围(富民县全域)。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绩效评价原则
遵循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绩效评价依据
主要包括项目合同、实施方案、工作记录、成果资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3.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了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四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包括立项依据充分性、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产出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4.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数据分析、现场调研、访谈等方式收集评价信息,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
5.评价标准
以合同约定、相关文件规定及行业标准为评价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评判。
(三)绩效评价工作流程
制定评价方案→收集资料→现场调研→数据分析→撰写评价报告→专家评审→反馈意见→修改完善→提交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经过综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良好,资金使用情况合理,项目实施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乙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技术服务,形成了符合要求的更新成果和专题图件等,为富民县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数据更新及时准确
乙方按照合同约定,定期对富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更新,确保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对比分析,更新后的数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为甲方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2.技术培训效果显著
乙方为甲方提供了多次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提高了甲方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培训,甲方工作人员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为项目的长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专题数据对比分析深入
乙方根据甲方需求,完成了多次专题数据对比分析服务,并形成了对比分析数据成果及相关说明。这些成果为甲方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有助于甲方更好地了解国土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4.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更新完善
乙方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负责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更新工作。通过更新,数据库的内容更加完整和准确,为甲方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耕地资源信息。
5.其他目标实现情况
乙方还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制图和统计分析服务,满足了甲方对国土调查数据成果的应用需求。同时,双方沟通顺畅,协作配合良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绩效目标设定明确具体,与项目实际紧密结合。项目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富民县自然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确保了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
甲方和乙方均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了各方职责和分工。通过制度保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管理。
2.项目执行有效性
乙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甲方也积极履行自身职责,为乙方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成果资料和配合工作。双方沟通顺畅,协作配合良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1.产出数量
乙方按时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各项服务内容,并提交了高质量的成果资料。具体包括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成果、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更新成果、国土调查相关的专题图件、相关统计表格和相关文字报告等。
2.产出质量
乙方提交的成果资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数据准确可靠,图表清晰易懂。这些成果为甲方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甲方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水平,降低了数据管理成本。同时,通过数据更新和分析,为甲方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支持,有助于甲方更好地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2.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为富民县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数据共享和应用,促进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和公众满意度。
3.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数据更新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沟通协作
甲方和乙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保持密切沟通协作,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通过定期沟通、会议等方式,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二)严格质量控制
乙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质量检查、验收等环节,确保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培训指导
乙方为甲方提供了多次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提高了甲方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培训指导,为项目的长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了包括项目决策、过程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和满意度指标五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数据更新不及时
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原因,部分数据更新工作未能按时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部分专题数据对比分析不够深入
由于数据复杂性和分析难度等原因,部分专题数据对比分析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支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部分成果资料提交延迟
由于工作安排和协调等原因,部分成果资料提交工作未能按时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和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1.工作量大、时间紧
项目涉及的数据量大、工作复杂度高,且时间紧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和风险。
2.数据复杂性和分析难度
部分数据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且分析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题数据对比分析工作的深度和准确性。
3.工作安排和协调问题
由于工作安排和协调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成果资料提交工作未能按时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和效果。
七、有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项目管理和时间控制
甲方应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同时,乙方应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二)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乙方应加强对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专题数据对比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同时,甲方也应加强对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三)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
甲方和乙方应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7.富财预〔2021〕1号2019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