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人民政府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的第三十项任务(50-47)信息公示表
富民县人民政府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
督察反馈的第三十项任务(50-47)
信息公示表
2025-11-05 9:50
反馈问题 | 云南省现有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约8000座,占损土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6年以来,新增980座,未及时修复的近600座,修复工作严重滞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上厂铁矿2015年停采,2997亩矿山未开展生态修复。昆明市晋宁区梅树村省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关闭后,生态修复工作还未完成。 |
整改目标 | 2025年12月底前,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取得重大进展,未治理矿山数量大幅减少。 |
整改措施 | 措施1:2021年9月底前,组织开展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核查,进一步摸清矿山底数、空间分布、损毁土地面积和权属、拟修复方向等基本情况。 措施2:2021年12月底前,按照“一矿一策”要求,根据省级相关技术标准,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科学选择修复模式,合理制定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分类分批有序推进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区生态修复。 措施3:完善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信息数据库,建立区级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库,为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规划、部署项目工程及完善矿山修复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
整改主要 工作成效 | (一)取得成效。此次核查全面查清富民县历史遗留矿山分布、损毁土地面积和权属、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拟修复方向等基本情况,汇总形成了标准统一、数据可靠的历史遗留矿山信息数据库,为确定修复方式及部署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等提供基础支撑。 (二)取得成效 1.修复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未治理矿山大幅减少。结合《方案》分类有序推进41座矿山,49个未治理图斑治理修复,以规划为前提,科学确定自然恢复、工程修复、转型利用治理修复方式,按照“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草则草、宜水则水”的原则确定治理修复方向,截至目前,49个图斑已完成治理恢复图斑48个,已完成面积107.3985公顷,转型利用图斑1个面积4.694公顷。49个图斑中,48个图斑纳入了“示范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生态修复,1个转型利用图斑已上报市级开展销号资料审查。综上,自2022年至今,已完成49个图斑治理恢复,达到生态修复效果。 2.有序腾退复垦指标,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一是2025年成功将富民县48个图斑纳入金沙江示范项目范围,为富民县争取到3987.0275万元中央资金开展修复,有效缓解县级财政压力;二是示范项目在完成生态修复相关任务的同时,对复垦修复的存量采矿用地指标进行腾退。根据通过市级评审的《金沙江流域昆明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普渡河流域中山峡谷区(富民片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腾退指标补充方案》,富民县历史遗留矿山复垦修复后预计将产生44.4476公顷腾退指标。 3.生态效益显著,群众幸福感提升。随着危岩清理、矿坑回填覆土、改善土壤质量、重建植物群落等举措的落地,林草植被大量种植,地质安全隐患基本消除,破损土地得以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植被覆盖度及复绿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得以改善,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三)取得成效。一是通过部级、省级的平台统一进行信息录入及报送,确保了数据统一、底数清晰、进展一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通过遥感监测、“线上+线下”核查填报、定期填报更新修复进展,便于省市两级及时统筹开展相关工作。 |
责任单位 | 富民县自然资源局 |
公示说明 | 现将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公示,如有意见建议,请反馈至http://www.fmxhjbhj@163.com。 联系电话:0871-68810843 |
滇公网安备 5301240200011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