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读 关于《富民县2023年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兑付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什么是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答:实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决策部署,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平台,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的条件和范围有哪些?
答:补贴资金发放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对于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可根据服务双方合同(协议)约定,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补贴发放对象;对于流转土地种粮的个人和组织,根据签订的流转合同(协议),确定补贴发放对象。
补贴标准是怎么确定的?
答:补贴标准根据上级补助资金额度和上年结余资金、各镇(街道)核定的实际种粮面积等情况综合确定补贴标准,全县统一补贴标准。我县2022年结余563.08元,2023年中央、省市下达我县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790000元,补贴资金规模共计790563.08万元。经核实审定今年我县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29968.86亩。根据今年的补贴资金规模,统一计算并确定补贴标准为6.08元/亩,全县按统一标准发放,共发放补贴资金79.022768元,结余资金335.4元。
如何保障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顺利兑付?
答: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抓好我县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政策的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监督检查,规范资金管理,健全完善工作档案,确保如期完成各时段补贴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补贴对象、面积是否属实,资金是否兑付到位,补贴程序是否合规合法等。2.加强政策宣传。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补贴政策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居)、组(社区)干部,准确把握补贴的政策和要求,有效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落实工作责任。各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内实际种粮面积等基础数据的核实、填报、审核、录入、公示、上报和有关问题的解释,妥善化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际种粮补贴基础数据的核实及资金发放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镇(街道)对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对各镇(街道)上报数据的审核和有关问题的解释。按“一卡通”管理要求,及时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拨付补贴资金,并做好补贴资金的监管。金融机构收到县财政局审核,县农业农村局推送的补贴发放数据后及时发放补贴资金,确保资金运行安全。4.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对补贴资金政策落实、发放情况等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范操作,实行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补贴政策落实中发生的弄虚作假、挪用、冒领、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涉嫌犯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实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决策部署。补贴资金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平台,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有利于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农民预期,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关联文件:
富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富民县2023年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兑付实施方案的通知